“有长进。“
云成离开,慧清不由叹口气,对柳三成此人,他也说不清是讨厌还是喜欢。他身上有父亲当年与命运抗争的影子,父亲是慧清榜样,柳三成的这种品性应该是他所欣赏的。可为什么,自己其实并不喜欢他?
就因为看不上他那被轻视还自娱自乐的品质?大多时候,慧清倒希望柳三成能反抗,这样也能让他看到父亲当年的样子,对他网开一面。
柳三成太弱了,他想反抗应该也是无能为力,父亲会反抗是因为他有资本,柳三成有的资本是做饭,这对好男儿来说,算是不务正业,如此不成器,怎么能入他慧清法眼。看不上柳三成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果他也有足够的能力,是否也会和父亲走相同的路?”慧清坐下,喝了一口茶后自语道。
慧清将柳三成在观中一年多的生活状况仔细过了一遍,他还真是不务正业得很,自己穷得没一本书可读,也没借阅过观中书籍,更别说利用三清观资源了。
他喜欢的是种菜、作饭,菜种得好,饭也做得好。为方便把他从弟子培养成厨子,慧清才令人在厨房旁边给他砌了一座小屋。自入住小屋后,他就每天就是种菜、运水、作饭。心思都化在那上面了。如果不是闻昭照出现,柳三成恐怕也没有引人注目的机会。
柳三成在晨会上与云起怼,让慧清看到了父亲当年的风采,当时他心中是欣赏的,但并没有关注他,在他眼中,柳三成会有如此作为,就是无知者无畏表现而亦。
但在柳三成第一次罢工后,慧清不得不重新审视他。不知觉中,柳三成竟然成为观中很重要的一员。不论是老弟子还是新弟子都知道他,就是归来的三位长老也开始关注他。观中人尽皆知的除了清字四人,就是他柳三成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柳三成现在能与清字师兄们相提并论了。
“弟子很多,厨师只有一个,让大家记着一个厨师确实很容易。”慧清继续沉吟着。“如果这是他进观计划的第一步,就可怕了。”
柳三成现在已成功引起三位长老的关注,就是刘清云也去了关押柳三成的禁闭室,如果这是他计划的一部分,这个人的心机就太深了。
慧清在三清观中没怕过谁,自他发现刘清云身份有异后,就开始调查,但却至今没有一点消息。因为对刘清云身份存疑,他与刘清云相处就是公事公办,私下交情很一般。
先太子段至誉在三清观中,这个传言由来已久,就是裕亲王和父亲也是半信半疑,让他前来三清观学习,并一再叮嘱要成为玉清道长的亲传弟子,代管三清观,这样便于他调查观中所有人事。
他也正如二人所愿,不仅代管三清观事务,而且培养了自己亲信,但调查大师兄吴清远和师弟刘清云身份却没有进展,这让裕亲王很不满。
根据他的观察,他认为二人是段至誉的可能性不大。吴清远淡泊名利,醉心修仙,与当年那个心怀天下,将成为一代明君的太子沾不上边。刘清远就是个木头,不懂人情世故,更不会用尽心机,就算他是段至誉,也成不了一代明君。
慧清认为柳三成与传言中段至誉颇似,一个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废太子,自然懂得韬光养晦,明白如何御下。
闻家与皇室一向交好,段至誉的母亲,曾救过闻家家主,就是闻昭照的爷爷闻世远,闻家感恩图报不是没有可能。闻昭照志不在入朝为官,却也来了三清观,还与柳三成走得近,有人报,闻昭照常去柳三成那个没人光顾的小屋,还常住那儿,
如不是柳三成比段清誉小了好几岁,就凭他身上有太多让人看不透的东西,慧清都想找个借口将他赶出三清观,让官府慢慢查。
慧清现在只是派人继续暗中调查柳三成,并未将事态扩大。
“也许是我心底还很欣赏他吧。”慧清放下手中的茶盅自语。他感觉现在对自己也看不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