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人物小记4――钱氏阿婆(1 / 2)凯凯0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钱氏阿婆,是村中一个普通的老人,她属于那种心宽体胖的人。八十多岁高龄了,脸上的老年斑和皱纹并不多,肤色也偏白皙。虽然有糖尿病和高血压,也一直吃着药,但她胃口好,睡得早,心事少,所以总体气色还不错。

和其它吃斋念佛的老太太不一样,她信奉基督教,不入迷的信奉。信仰这东西,能带来善意和积极的一面,总是好的。

她的老伴,已经过世10年了,她没有搬到儿子家里去住,一直守在自己的老屋里。每天还是照常烧饭,蒸一些菜,她不会炒菜,一个人了,就更随意了。闲暇时间,常和邻居老太太们唠唠嗑,串串门。老人家的聊天话题,不外乎儿女子孙的生活状态,聊到自己,也就是身子骨,养老金之类的。晚年的生活,平静又安详。

阿婆年轻的时候,应该是有几分姿色的。现在老了,她个子还是比一般老太太高,人也丰满,虽一头银发,但气质犹存。她的老伴,是一个认真严肃的人,稍微有点怪脾气,爱抽烟消愁。要说他俩般配吧,挺不般配的。因为他俩光年龄就差了10岁,代沟多,性格又截然不同,按我们现在说法就是三观完全不合。那奇了,怎么走到一起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自由恋爱的,所以不怪了吧。

他俩未结婚前,她老伴家里,兄弟间不怎么和睦,她老伴排第三,暂且叫他老三吧,但父母只偏向小儿子老四,家里其它杂事都不予理会。老三很晚才结婚,因为他的家境,因为他刚烈的怪脾气,一直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后来真的是年龄一大把了,快四十了,父母才随便给他去相了一个,目的是让他自立门户,离开他们家。

那这个“随便”相来的女人,就是钱氏阿婆。年轻的阿婆,整体形象还是过得去的,只是人过于老实了,讲话又直接。在村里人眼中,她就成了“傻”姑娘。她嫁给了老三,在当时,很多人迫不及待地想看他俩的笑话,觉得好戏要开始了。

老三父母过世后,他一般家境的家里,还是意料之中的起了家产之争。老三只抢到了一张床,这张床,在床头有点贴金的雕饰,也算值钱了,罢了罢了,从此和这个家没瓜葛了。然后他和阿婆在村口老台门处,租了一间小屋住下了。日子清苦地过着,老三去外面卖力背石头赚钱,阿婆留在家里维持家常。后来,渐渐地,老三发现,他赚来的钱,很快会被阿婆花光,一家人经常要挨饿。这下,他火爆的脾气来了,开始和阿婆吵,有时候一吵,好几天都僵持着。他俩吵得越凶,看笑话的人,越得意。

那老三的钱去哪里了?

原来,阿婆把钱都花在买吃的上了。那还挨饿?岂不矛盾。其实,阿婆为人老实,没心机,别人一怂恿,就一下子买好多东西,贵的也大手笔买。因为老三在外面打工不能经常回来,怂恿阿婆的人,在她买了菜之后,顺道来阿婆家中做饭烧菜,然后蹭吃蹭喝,所以钱花得很快。阿婆把他们当成好邻居,从来不拒绝他们,觉得大家一起搭伙吃饭蛮热闹,同时也期待着老三能赚更多钱回来。可一时山珍海味,带来后面的是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勤俭持家确实是阿婆的弱点,她没有那么精明能干,又容易被别人左右。然后,她和老三之间,矛盾越闹越大,家里也乱糟糟的,越来越像笑话了。看到阿婆的孩子在家门口哭个不停,邻居都很厌烦瞪着那孩子。

后来有一天,阿婆离家出走了,那时候她最大的孩子才十来岁,小的才学会走路。这一走就是14年。老三爱抽烟消愁,估计是那时候开始的。虽然阿婆不会持家,但女人在家里至少还有点像家,女人不在家,真的是散散的。看笑话的人就更多了,他们甚至觉得老三在石头厂倒下了,都没人替他收尸。世态炎凉的感觉。老三的脾气,没有最差只有更差,动不动就跟别人起争执。

那时侯通讯,媒体之类的,不发达,找一个想走的人回来,难上加难。所以老三,干脆放弃这个念头了,硬着头皮过日子,含辛茹苦地拉扯几个孩子。

十四年后的某一天,这跟字幕似的,阿婆回来了。哟,去哪里了,还敢回来,说他家一出戏果然是啊,村里人纷纷议论。

阿婆的变化还是有的,人胖了,口音带了点山里的乡音,左手手臂有点往外翘,走路的时候一甩一甩的特明显,有点残疾的感觉。所以大家觉得她,估计又嫁过人了。

老三见到她,百般滋味涌上心头,爱与恨的棱角,早被岁月磨平。“你去哪里了,你回来做什么?”老三问她,脸上是严肃的表情。“迁户口。”阿婆答道。老三也料到了些情况,然后命令到:“迁啥,留下!”阿婆没得反抗,看来是走不成了。她回来的时候,她和老三的大儿子已经成家了,媳妇也怀孕了。

其实,老三的几个孩子还是蛮争气的,虽然成长过程艰辛,但个个能吃苦,又勤快,生活正变得越来越好。以前,邻居们还以为这几个孩子会变成问题少年呢,现在看来,完全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