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掉了盔甲之后的崔永明,似乎整个人都变得轻快起来,抿了一口方才一直没动的茶,说道:“七十年前,壬辰倭乱,我先祖时任全罗道兵马万户,和大明军共击倭寇,危难之时为大明参将李如梧所救。”
“此后我家留下一条祖训,大明之事,则我崔家之事。”
“因此按理来说,我崔永明应该早早就助明使才对。只是此前形势不明,而我又只想着熬过这几年,平安退役,故而迟迟按兵不动。”
“其实,今日张万尹带兵来到,我知道李使者必然不会束手就擒,你们之间必有一战,而使者以少敌多,凶多吉少。”
“但是,我最终还是没能下定决心,冒着破家灭门的风险来兑现祖训。”
“不过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今日济州这场混战,明使以二十余水手,联合济州的百姓,几乎全歼三百官军,这着实令我大吃一惊。”
“我是个粗人,说话难听,老实说在今天之前,我都不相信使者能够成事。”
“或许,这就是天意吧。七十年前,先祖在全罗道为大明将领所救;七十年后,就轮到我来报恩了。我不敢公然对抗王廷,干脆辞官了事,此后济州府无论发生什么,我一介白身,怎么着不是第一个被追究的对象。”
说完,崔永明意味深长地看了牧使李璌一眼,意思也很明显了。
李璌摇头笑笑,虽然知道崔永明在提醒自己,但是李璌心意已决,自然不会因为崔永明这话而改变主意。
.......
李逸澜拿起将印,放好在自己的怀中,问道:“节制使接下来准备往何处去?”
崔永明叹了口气,看着李逸澜说道:“战事将起,水路马上就要被封了,只怕我一时半会也走不了啊。听说大静县风光不错,我暂时去那里避避风头。”
李逸澜知道崔永明是在暗示自己,赶紧把水路给封了,起身拱手道谢。
接下来,崔永明也没有再保留,将济州岛上的兵力布置,将领的能力和品性,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逸澜。
一个时辰之后,李逸澜和李璌将崔永明送出了牧使府,看着崔永明翻身上马,回自己府上去了。
“李公子!”还没等李逸澜消化刚才发生的一切,陈得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找到了吗?”虽然看着陈得焦虑的表情,李逸澜大概猜到了结果,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心理问道。
陈得喘着粗气回道:“还没有!金永还在带着人搜,我先回来给李公子报信。”
李逸澜拍了拍陈得的肩膀,安慰着他,同时也是自我安慰:“城门已封,他逃不出城。以那条小道为中心往外扩散,挨家挨户上门搜,迟早得把他给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