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唐医会(1 / 2)霸气的老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萧瑀你,朕该怎么办?又能怎么办!秦九岭这个罪该万死的瓜娃子,等他回到长安,让他立即来见朕!

朕倒要问问,他究竟想干什么!”

李二沉声怒言。

怒,是因为他心里明白,萧瑀的话不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这些来弹劾秦九岭的奏章早已堆积如山。

这也是他请萧瑀和长孙无忌来宣和殿议事的原因,不然,在太极殿上议论此事,不把秦九岭搞下台关进大牢,那些士大夫非得吵翻不可。

当然,这并不是秦九岭在朝中的人缘有多糟糕。

虽然秦九岭曾经在宣和殿打赌坑了不少大臣,但最后毕竟是长孙无忌担了下来,不了了之。

相反,不少官员却是在秦府蹭吃蹭喝,至少程咬金等一批武将,对秦九岭还是支持的。

而其他人,跟秦九岭之间其实并无多大交集。

到底,秦九岭无论是年龄还是出身,很多官员都看不上,纵使秦九岭搞了许多新花样,仍然没有多少人重视。

秦九岭充其量不过是秦琼的一个侄子而已,就是有再多功劳,封个把爵位,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而这次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突然集体针对秦九岭……

个中原因李二心知肚明。

这是那些士族门阀在表达对他的不满!

不然,一个的太医署,如何敢联名上奏,并且公然成立“唐医会”?

背后正是那些门阀士族在暗中支持,推波助澜!

这才是让李二头疼,且不想去上朝的真正原因。

不然,仅仅只是一个太医署带头,早就压下去了,根本掀不起浪来,更不会在全国范围内波及出如此大的轰动。

可士族门阀不比太医署,这是庞然大物,哪怕李二已经贵为子,都不敢轻易妄动。

抛开李二自己就是士族门阀的缘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士族门阀的势力太强大了,早已根深蒂固。

自先秦“推举制”开创以来,选拨官员都是依据品行,起初是举用孝,廉之人,但后来,经过两汉“察举制”盛行演变,被选拨出来的高官任人唯亲,形成了许多有名的望族。

族内多人甚至十几人接连为相的例子屡见不鲜。

俗话,一让道,鸡犬升,何况族内接连数人出任宰相?

而且族中那些没有担任宰相的,也被任用在各个实权部门担任要职。

渐渐,这些名门望族经过积累沉淀,变成了士族门阀,即使国家政权更替,依旧长盛不衰。

这些士族门阀,在民间德高望重,且要地有地,要权有权。

更甚者士族门阀振臂一呼,推翻皇帝自立都不成问题。

可以,汉末三国后,魏晋南北朝百年来战乱不断,朝代频繁更替,就是这些士族门阀在背后博弈的结果。

相辅相成下,士族门阀的势力亦发展到了巅峰。

前隋政权,便是由弘农杨氏所建。

南朝四大盛门王谢袁萧,更是源远流长,如今李二面前站着的萧瑀,就是出自王谢袁萧的职兰陵萧氏”。

中原五姓七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

其中,陇西李氏建立者,的就是李二的祖上,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