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车间名为精榨车间,所用机器是早就运过来的,由胡经之的家具厂制造,没有电,所以动力还是人力,全是壮汉操手,类似磨豆腐,卫生标准比精洗车间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后一个车间是精装车间。
装灌用的瓷坛子,也是胡经之家具厂制造,因数量过大,特意请的泽州高平镖局托运。
类似红酒的木塞封口技术,保证所产无论是饮料还是罐头,全都三月不坏。
除了四大车间和采办队,秦九岭还成立百人质检队,检查产品质量。
百人走访队,跟踪产品销售情况。
百人回收队,回收用过的瓷坛子。
百人消毒队,专司蒸馏清理瓷坛。
百人治安队,防止员工打架闹事。
百人维修队,学习修理解决故障。
百人销售队,前往各市推销产品。
百人宣传队,宣传产品张贴横幅。
这九大队,与四大车间,合称四间九队。
直属李田业管理。
李田业也没闲着,除了管理工厂,还在秦九岭的忽悠下让李家庄的一百多村民放弃耕田,种植各种果树,把李家庄东、西两地改造成工厂自家货源。
这帮村民听后,惊喜不已,三千劳工的工资,早把他们眼红的不行,深悔当初没答应秦九岭。
几乎没用李田业劝,就纷纷提前收了庄稼,开始准备种植果树。
秦九岭对李田业这位老农民信心十足,直接拿出“大棚”技术,“化肥”技术,“转基因”技术,三术合并,忽悠李田业拜他为师……
对此,高审行旁观无语,对秦九岭真心没话。
还没十岁收徒就算了,却收的弟子一个比一个苍老……
就这样,不过三时间,李家村新工厂全面运转,且定名为秦师傅饮品。
缓了口气的秦九岭却没工夫休息,泡了个澡,积极准备去长安的事宜。
这一准备,就是十多。
而此时,长安。
宣和殿。
李二看着高审行的汇报,松了口气道:“那子,终于舍得回长安了!
他要是再不回来,朕真忍不住去抓人了!”
殿下,候着的长孙无忌,萧瑀二人闻言,也同时松了口气。
无他,虽然秦九岭不在长安,可长安现在却到处响彻着秦九岭的名号。
实在是十多前,孔志约突然回长安,并在东盛西盛以及雍州衙门所在“光德坊”,美食之源“礼泉坊”,青楼之甲“平康坊”,这五处人流最广的地方张贴了数之不尽的横幅。
虽这种手段新鲜,比传统的招牌木板效果好的多,且孔志约还出钱给横幅占用的门店缴纳了一定的银钱。
但造成的轰动,却是在短短时间内,波及了整个长安及京畿一带。
甚至还在以极快的速度,波及全国十道各府。
盖因横幅上面的标语,一言难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