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间本福晋亲自去会会这位李姑娘,”纯敏皱了一下眉头,眼中掠过一丝冷意。
胤禟自知无法阻止纯敏的想法,转而说:“这些日子苦了你,若不非我不能及时回京,你和孩子们也不会被那帮鳖孙欺负,都是为夫不好。”
“没事,你平安回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这般严重,我只是想要逼着他们认错,”纯敏说着说着眼泪就夺眶而出,“我怕你不在了,我保护不了孩子,我害怕他们被欺负。”
“苦了你,”胤禟靠在床头,将这个柔弱的女子抱在怀里面,柔声安抚,“都是我的错,都是爷的错,爷应该多带几个人,哎,只是爷没有想到五哥他”
“爷,”纯敏擦了擦眼泪,如今胤禟回京,纯敏因孕期变得敏感多疑的心思,也逐渐恢复以往的平静,“你别怪五哥,那是他疼爱好几年的长子,连嫡子弘晊都比不了。”
胤禟冷哼一声,不想再提这个扫兴的事。
小心翼翼的抚摸上纯敏微微凸起的肚子,“真是个好孩子,知道体贴自己额捏。”
“是啊,”纯敏露出一个充满母性光辉的笑容,抚上胤禟晒成小麦色的大手,轻轻抚摸着上面的薄茧。
一切都是岁月安静好。
翌日,胤禟一家回到端郡王府邸养伤。
郡王府上下一扫之前阴霾,每个人都带着笑意。
纯敏为了庆贺胤禟平安回来,给他们多发了三个月的银子,又让人在城外施粥做善事。
过几日,胤禟将关于矿产的奏折递交给康熙帝。
康熙帝发布上谕:开矿凡请求开采者,需当地官兵入驻,定期巡视,并有十多条资质等才根据情况准许开矿。
广东海阳县一个商民兴办的最大的矿厂封闭,湖南许多地方的铅矿也封禁,四川、河南的一些矿厂也都被禁止,都必须从新按照规矩从府衙取得资质才可从新开采。
靠着矿场盈利的商人和农民开始反抗,随着军队的介入。
靠矿产发家致富的商人暂时消停下来,农民工也随之安静下来。
像是云南督抚雇本地人开矿及商人王纲明等在湖广、山西各雇本地人开矿是率先通过的照准。
各地商人看到希望开始老老实实取得各地采矿资质。
其实云南铜矿是清朝铸钱所必须,且王纲明是当时着名的皇商,直属内务府,所以才率先通过。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矿产开采变得规范起来,减少不少榻矿之事,这事也逐渐开始被老百姓接受。
十阿哥胤表示一切都是他宣传的好,提前打好量,宣传此事对老百姓生活的好处,让伺机煽风点火的反清复明人,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这一切都跟在家休养的胤禟无关,胤禟每日陪着妻过得是一个轻松自在、无忧无虑。
每日睡觉睡到自然醒,想来和纯敏来一个早安吻,腻乎一会儿,再起来吃早饭。
读会儿书或者下个棋,吃个午膳,顺便还有宝贝福晋准备的爱心汤。
午睡后,起来陪三胞胎读读书,在比划两下剑,当做做康复。吃晚膳、散步、睡觉。
哎呀,这日子美啊!
若不是好不容易从康熙帝手里面逃过一劫的十阿哥胤前来。
胤禟都想不起来自己还是有官职在身的。
“九哥,你可想死我了!”十阿哥胤眼泪汪汪,一个箭步冲到胤禟面前,双手抱着他。
“嗯嗯,本郡王知晓了,谁让本郡王英明神武,”胤禟回抱一下他。
从郭络罗图兰塞嘴里面,胤禟知道胤为了寻找自己的踪影付出多么大的努力,甚至直接和老八的势力都对上了,就因为胤怀疑是老八故意给他下的套。
胤禟觉得自己真是有个好兄弟。
“听到九哥你这么说话我就放心了,”十阿哥胤拉着他走进堂厅,又让太监上了一杯果茶,最近他对于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还是感兴趣的。
“改天你帮我宣传宣传,我为咱们大清百姓做这么多好事,怎么反清复明就盯着我,”胤禟似乎在发泄不满一样。
十阿哥胤自然听得懂他的含义,“放心,这事没有问题,如今老三专心跟着她老师和门客,修书,就是律历渊源,全是学者和无功名的布衣,如陈梦雷、杨文言、周昌言等。”
胤顿了一下,低声说道:“至于老五如今正忙着接手你的门人。”
胤禟毫不在意的回道:“没事,反正本来就是一部分郭络罗氏的人,还有无关紧要的人,主要的人还是在我的手,不过没想到本郡王这么不得人心,这才消失几个月什么阿猫阿狗就想要跳到我的头上。”
胤想说,还不是因为皇阿玛从中搞鬼,想了想胤没忍心说出来这个事实。
九哥不在这段时间,皇阿玛做出来事,实在是太让人心寒,简直不能用人走茶凉来形容。
如今随着九哥回来,京城的波涛汹涌越加的严重,众人都害怕成为下一个“失踪”的胤禟。
特别是五贝勒本来算是天然的“端郡王党”,就算是没有公开,可胤禟多多少少也在庇佑这个亲哥哥。
没曾想胤禟上一秒不见,下一秒老五就毫无芥蒂的接手胤禟的人,还让庶长子欺负人家嫡子,连个交代都没有。
老五这事做的不地道,众人都知道,没有多管闲事的阿哥们,没有像以往忽略五贝勒胤祺这个人。
这位背后是有着富察氏、还有皇太后撑腰,再加上小部分郭络罗氏族人。
不过胤禟并没有打算跟亲哥哥来一个厮杀,让别人占便宜。
老五这事不地道,可也是人之常情。
胤禟想得很清楚,人走茶凉在官场是最常见的事情。
可不代表胤禟不会给对方一点教训,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罢了。
胤与胤禟畅谈一番后,就回去连夜赶出来一篇夸赞胤禟的话,都没有跟康熙帝禀告,一天一夜印刷出来报纸发放到各大省份。
大概是叙说胤禟这些年做了什么有意于百姓的事。
管是几年前查抄贪官污吏,还是关注百姓农业发展,甚至把纯敏各个产业对老百姓的好处,都写了进去。
没有虚的,每一个都是老百姓看得到的。
末尾说了一句,就这么一个为国为民的人,却在私访时被反清复明接二连三的追杀?他们是为了一己私欲,还是为了百姓?
等到发放各地,不少举人、秀才,还记得当年科举腐败时,端郡王为他们暗中做的事情,还有这些年考场越来越好的条件。
经过胤时不时的渗透,众人都知道这些事情是胤禟做的。
当然胤不知单单在大清报纸上夸赞胤禟一个人,更多是在报纸夸赞着康熙帝的丰功伟业。
其他阿哥们做出有利于江山之事,胤也会派人写上去,不然就犯众怒,也让胤禟站在风口浪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