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张阳日子过的不紧不慢已至月盛夏,经过齐王之事,就愈发的低调。几个月下来中间就端午去了一趟永宁宫,其余的时间就是习武练武。张阳刀法前五式已经融会贯通,就差最后一式‘九天刀落’,正如景亲王所说,未形成真气之前无法修行。
几月下来,《九月诀的修行,张阳愈发的勤奋,然而始终未能凝聚正确。中间张阳问过景亲王,景亲王也只是勉励了一下,说是需勤加修行,一切即可水到渠成。然而对于自己的进度张阳却是暗暗着急。相比张阳的进度,六皇子张谨之前的闭关之后就成功突破一级进入武者后阶,六皇子也得到了皇帝的丰厚赏赐。
……
一日清晨。
夜色徐徐的流走。晨曦冲淡浅浅的夜幕。张阳已经走在去文殿的路上。
月十五日,文殿停课一天,因为今天是靖朝乡试最后一天。皇族宗室不参加科举不代表没有考试。文殿停课是为了同全国生员一样进行最后一科实务策考试,题目与乡试一样。考试成绩优异者有赏,成绩不好的,亦有罚。
张阳一如既往的去早起晨读,其他人也陆续到来。对于科举考试张阳还是第一次,所以谨慎对待。前几天开始就备足的功课。与文殿众人准备好笔墨纸砚、摆放好,沉心静气的等待考试。
卯时一刻,景亲王开始考试的卷子发下来。
张阳先写上名字。如今张阳的书法笔力沉稳。再看题目。考卷共有五题:四书题两道,名曰:‘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见其礼儿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义’五经题一道,名曰:‘绥万邦屡丰年义’。史论两道,名曰:‘谢安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论’‘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张阳看到最后一道,就知道自己的父皇削藩之事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张阳环顾四周,见大家已经开始答题,自己也提笔在稿纸上答题文章。前面三体好答,张阳洋洋洒洒前面三题答应已经跃然纸上。只有后面两题,张阳花了一点时间思考了一下。
“谢安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论”讲的是东晋宰相谢安和书圣王羲之一起登冶城的典故,如果自己没有深思下去差点把谢安和谢灵运搞混了。想清楚之后张阳提笔疾书:“草芥万乘,巢许之心也;瞬息百年,老庄之旨也。巢许不肯忧尧舜之忧,老庄不屑事孔孟之事,其高尚之志然也。推巢许之心,可以绝鄙夫觊觎之念;阐老庄之旨,可以破权奸贪恋之怀。伊古人臣,所以进而知退,安不忘危,其用心断可识矣。……..”
最后一题,张阳沉吟良久才郑重下笔:“天下之患无常处也、惟善谋国者、规天下大势之所趋、揆时度务、有以制其偏倚之端、则不至于变起而不可救。夫立国之初、每鉴前代得失、以定一朝之制、时势所迫、出於不得不然、非能使子孙世守以维万世之安也。嗣世之主、昧于时变、因循荒怠、不思所以持之、欲无中于祸败、岂可得哉。吾尝综观前史、历代内外轻重之际、得失之故、有由然也。夫天子建国、居中驭外、大抵据形胜以临天下、而操纵进退自相维系、是以四方顺轨而下无觊觎、使非集权於中枢、久之必有拥兵坐大而睥睨奸命、适召天下数世之患。然使国家不寄阃於四方、则朝廷又孤立无援、势必至奸臣内擅而外无所忌。此千古以来祸机倚伏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半个时辰过去,张阳写完最后一篇。抬头再看了一下大殿内,已经有不少人提前交卷。张阳并没有打算提前交卷。将文章写好后,检查了一遍,等到下午未时时间到了才跟着众人一起交卷,再出了考场。
出了文殿张阳已经是饥肠辘辘,大半天的脑力全开。使得自己身心俱疲,张阳想这如果自己不是生于帝王之家,是否能参加科考,参加了是否能挺过三天的脑力全开。最后是否能考中。一边想着一边回到自己的住所。午膳已备好,张阳大快朵颐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