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无道知道人一旦到了某一个位置,就无形的暴露出他的一些本质。
可他没有想到这么快,杜费已经完全进入了这个状态,显摆、多疑,贪婪自私。
现在的杜费没有任何一点思维,能够做成大事。
“看来,小弟也不能够让他们来教。赵东青都比他们适合当小弟的老师。”
无疑他到现在都对赵东青没有任何的怪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卫孤煞偷袭京都后方的行动,赵东青现在可以说是杨洲炙手可热的人物。
他被杜费气得饭都没有吃了,开始看公文,最近人手紧缺,他的事情就多了不少。
一份加急的公文被送了过来,前方的军报,他打开一看:“敌军尽数投降,两万人正在押送回来。”
杜无道笑了起来,杜咎果然没有让他失望,现在都能够独当一面了,日后可成将才。
“很好,很好。待他回城之日,我亲自去迎接我的大功臣回城。”
他召集了苏老为首的智囊团,告知了杜咎大胜的消息,众人都高兴得很。
苏老首先道:“要将两万余人化为我们的战力有点难,难道采取与他们交换俘虏的策略?”
杜无道否决了这个提议:“不行,不能交换。对我们并没有好处,而且我们也无法以唐国的名义做事。”
众人议论纷纷,但都没有定论,他们也知道这么多人投降是个烫手的山芋,苦苦思索不出对策。
杜无道提议道:“我准备建立一个改造计划,让他们代替我们的工人去修公共设施,同时思想上进行改造。”
苏老提出了疑问:“他们会不会把我们研制的水泥透露出去?”
“我们研制的自动水车,也在进行中,这个是否要从长计议。思想改造也很难的,他们父母都在卫国。”
杜无道摇头:“不需要考虑这些,他们日后就算为士兵也不会对战卫国。”
“按照正常人处理,该给工钱给工钱,做满两年分房子。”
众人对于杜无道的话没有任何的意义,接下来就是商议把这些安排到具体的某个地方,接下来就展开了剧烈的辩论,大家都尽量的让他们不要接触他们新的科技。
空了的时候,苏老走到了杜无道的身边道:“因为水灾,许多人都得了痢疾,而带领弟子救人的医师孙世思要我引荐一下。”
杜无道点头:“见。”
杨洲遭受了水灾,本来水灾之后就会因为水不卫生,喝了以后造成肚泻,引发更大的灾难都有可能。
孙世思在医家地位颇高,修的医理与丹医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他曾被誉为医家最有希望成圣的人,十岁写书《医学杂谈便让多少人免受病痛,十二岁游历,尝百草再救治世人。
他来到杨洲也是机缘巧合,在河水喷涌之时,他都差点被淹死,只因不太相信那疯子县令的话,跑慢了些。
人到中年,他再平静的心也无法平静了,年少成名,现在他却一无所成,最让他忍受不了的是没有人理解他。
收拾好他准备去见见这个十三岁的大都督。一路走过去,许多人都笑着给他打招呼。
遭了灾的人家也有饭吃,都在讨论下午做事的时候再加把劲多领些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