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襄正在抱怨突然感觉到大地在震动,干涸龟裂的土地仿佛又开裂了不少,随即有散出去的探子来报道:“将军,前方出现大批赵军骑兵!”
“鸣笛!”倒吸一口冷气的姬襄一个激灵从地上跃了起来,这里一片平原,四处没有遮挡,只怕对方早就发现了自己这队人马,接下来必然是一场硬仗!赵国多良马,以精锐铁骑闻名天下,大周兵马多为步卒,就算是少量的骑兵也是东拼西凑而成,在这片平原上只怕挡不住赵国铁骑一个来回的冲杀。
“都怪自己大意了,被这几日下来的平静给懵逼,放松了警惕。”姬襄一边抱怨自己的粗心大意,一边调动人马开始防守。
小队全是精锐士兵,每个人脸上都看不出半点的惊慌,一个个结阵站好队形,持戈向前,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敌人。
“五百步……三百步……”有哨兵不断报数,姬襄连同手下士兵握着长戈的手心都已经开始冒汗。只见他缓缓举起右手,示意身后的弓弩手瞄准,准备先搜刮一波敌人。
“将军快……快看,是白旗!”就在对方出现在视线中的时候,那领头骑兵身后飘扬的一面扎眼的白旗,让姬襄不由地愣住了。
这是来投降的?所有兵卒都面面相窥,不过也不敢放松警惕,全都小心翼翼地盯着前方来敌,等候将军的指示。
亲兵警惕道:“将军谨防有诈!”
莫名奇妙出现一只敌人骑兵,又顶着白旗过来,不得不令人生疑。只是姬襄心中想得更多,挥挥手让手下缓了弓箭的射出。对方人数几倍于自己,又是重骑兵奔袭,想要消灭自己这一小队人马根本不费吹灰之力,没必要使这有损名声的法子。
果然对方在离小队一百步远时就停下了脚步,这让姬襄真正松了一口气。看来对方并不准备攻击自己,否者没了冲击力的骑兵,是没有半点威力。但凡合格的将领断不可能让骑兵在百步远就停缓马速。
那骑兵停下脚步后,其中一个将领模样的男子从队伍中驾马上前走了出来,声音敞亮地喊话道:“对面可是襄王殿下?能否近前一步说话?”
只听对方直接就道出的称呼就令姬襄大吃一惊,他吃惊的是没想到对方竟然知道并认出自己。要知道他此次随军可是机密,就算是大周人大多也以为他们的二世子殿下还在王陵守陵呢。这位赵人将领又是如何得知他的身份?难不成是军伍里有奸细?这一瞬间姬襄的脑海中闪过无数种可能,却又一一都被他给否决了。
“你是谁?”对方穿着赵军的铠甲,插着赵国的旗帜,明显的是赵人,可是眼下对方的这一系列的行为却又让姬襄不解,让手下戒备后,自己独自一人迎着来将走去。
“将军不可独去,小心有诈!”亲卫为难地上前阻拦,姬襄摆手道:“无妨,对方那对重骑消灭我们不用这么费事。”
那人勒马驻足,翻身下到了姬襄面前,将面甲拉起,露出刀削般的脸颊,上下打量着姬襄一眼,问道:“你是姬襄?大周二世子?”
姬襄微微点头,也打量起眼前这位将领的容貌,试图在记忆中找出将领的身份。不等他细辨,只见对方邪魅一笑,从内甲里掏出一截竹筒丢了过来,说道:“咯,你们的王上给你的信。”
父王?!姬襄半信半疑地接过竹筒,起开蜡封,从里面倒出一卷纸条来。展开这张羊皮制成的密信,只见上面短短数十字……
“吾儿亲启,见字如面,送信的高将军是父王老友,吾儿在外可信他……”密信从头到尾只说一件事,让姬襄相信眼前这位将军,并随他一同行动。密信上不止有姬赐的笔记,还盖有玉玺印章,这张纸做不了假,姬襄看了眼对面这个赵人将军,轻声试探:“高将军?”
对方点点头,拱手沉声自我介绍道:“高见,大赵的兵马大将军!”身份奇高,令姬襄侧目,兵马将军相当于大周的大司空,掌握全国兵马,而此刻对方竟是私下来面见自己,难不成赵国……
姬襄不敢多想,他也不认为大赵的兵马大将军会叛变赵国,这其中的隐秘,让他有些不寒而栗。
只见高见冷笑道:“莫要多想了,请殿下随我来吧。”姬赐给他的信件让他一切听从高见行事,此刻也只能压抑心里的疑惑,指挥人手跟上赵军的队伍。
“将军,是否有诈?”返回队伍中,姬襄的亲卫见殿下竟准备让人马深入赵国军营腹地,不免担忧殿下被人蒙骗。
姬襄没有透露信件一事,只说那赵人将军是自己人,此刻前往赵营是另有任务。随即组织人马,紧跟在这对赵国铁骑身后,向赵营走去。
……
同一时间的齐国,一纸书信放在了林行道案前,这位齐君新立不过数月已经将齐国上下治理的井井有条,百官顺服,子民安乐,这个异性为王的国度,再次习惯了王上的改名换姓。只知道新王是为明君即可,如果不是?那就推了再换一个呗,反正这在齐国是常事。每个臣子都志怀野心,每个君王都兢兢业业,也不得说这是齐国的又一出入。
信件被林行道看完后就丢进了一旁的暖炉中焚烧掉,皱眉犹豫片刻后,他唤来侍从吩咐道:“派人唤常将军觐见!”
“诺!”
齐国兵马大权已经被他分割,包括十六卫在内的将领全被调配了职务,将他们从各自的地盘放在了别人的地盘上,以此来防备新君未稳时,将领们拥兵自重,对王权产生威胁。他更是将几卫兵马合并一处,设立了一个新的兵马大将军,由新提拔上来的年轻将领担任,巩固自己的王权。
常瑞,齐人,也是新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新锐,可谓是文武双全,父辈也都是齐军将领,从小耳濡目染,是位天生的将领之才。受林行道提拔,把这位新君视为伯乐,忠心耿耿,在林行道巩固君权的路子上也出了不少的气力。所以短短几月也已经深受林行道的信任。
不一会,就见一个年轻俊朗的男子出现在林行道的御书房内,这人就是常瑞,今年也不过而立之年,作为大将军实在是年轻过了头。
“君上,唤卑职可有要事吩咐?”常瑞的大军拱卫临淄四周,平日里为监视其余几卫兵马。
林行道将常瑞招至近处坐下,冷不丁问道:“常将军觉得今日秦国如何?”
……
鲁地之上,老国师下了常年的闭关的瀑布,往鲁王宫而去,一改随从自然的祥和,面色严肃,让侍奉老国师多年的徒弟们也都莫名的严肃紧张起来。这么多年来,他们可从没见过自己的老师露出这样的神态来。而且老国师可是立下誓言,不悟尽明道不下南山的,如今闭关为完就提前出关,可不是老国师追寻的道。
鲁国公见到老国师出现在面前也是大为吃惊,说道:“没想到竟然也惊动了国师,扰了国师清修实在不该。”
老国师摇头道:“此事一开,天下人都要被惊扰到了,老夫又怎能置身事外呢。”他面色忧郁,长叹一口气道:“唉,老夫修习自然,顺应天命,本应阻止此事,奈何为天下生民计,却是圣贤遗计,拼的道心受阻修为有挫也只要出关助力了。”
“老国师大义。”鲁国公言道:“不过孤又有另一番见解,何为顺应天命,孤以为为天下苍生计就是顺应天命,老国师大可不必介怀。”
老国师点点头,沉声说道:“待战事起,老夫就往咸阳走一趟吧。”
鲁国公闻言大喜:“劳烦老国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