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3章 公子慎言(1 / 1)道三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的最后一天,莺飞草长,咸阳的东西各集市口都聚集满了不少士子百姓,今天是放榜的日子。一大早就街市就热闹起来了,只不过今日叫卖的人少,观望的人多,这可是大秦第一次科举,这一会榜上放出来的名字,或许就将成为他们的父母官,或者是朝中大员,如何能不稀奇。

这些都是这些贫民百姓们将来翻身的希望。做了一辈子贫民的大秦子民,本以为这辈子的命运就是在这种生生世世面朝黄土背朝天中度过,在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也可以成为那高高在上的朝堂一员时,迸发出无比的热情。一时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言论散遍咸阳,散遍整个大秦帝国。

城中的书庵被热情的贫民一抢而空,有农民甚至牵来了家中的耕牛,希望能为家中的顽子寻一个学堂开蒙,只为赌那万分之一的机会。

朝堂上的热闹可一点也不比街市上的少。今日大朝会,上到不常同朝的左右二相,下到百司小户,今天能上朝的人都来了,整整齐齐,盛况空前。就连许多不入朝堂的权贵,今日也身着华丽服侍进殿观礼。看他们一个个面带笑容,春光满面,顾晨不由缩了缩脑袋,暗想这些老王爷、老贵族此刻这般兴高采烈,一会怕不是要生撕了吕卿才行。心中不由按按给前头安耐笑容故作威严的吕卿表示歉意。

等待秦王到来的时候实在无聊,顾晨又不喜与人攀谈交情,只得躲在殿中一根大柱后边,倚柱瞌睡。脑袋一磕一磕,显得困的不行。殊不知哪怕躲在柱子后边,也有许多官员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看这位大秦新贵胆大包天在金殿上瞌睡。

“顾晨!顾晨?”秦王落座许久,目光扫过大殿,却没瞧见今日的主角,不解地询问一旁的侍者,崔珏看了眼大殿,疑惑道:“怪事,刚刚还瞧见顾大人来着。”跟着提了提嗓门用尖锐的声音高声唤道:“请顾大人进殿!”

从内到外,由一传二,唤名的声音一直从大殿里传到大殿外边。只见一只胳膊才懒洋洋地从一根大柱后边伸了出来,跟着传出顾晨同样懒洋洋的声音:“臣在这呢!”

“君上唤我?”顾晨打着哈气,双眼朦胧,他实在对这种凌晨三四点就上朝的状态十分不适应。

秦王见他慵懒的模样,好气道:“顾大人这是还没睡醒呢?都怪孤扰你的清梦了吧。”此言一出,底下那些看热闹的百官个个都捂着嘴嬉笑,都有些幸灾乐祸了。

顾晨却是一副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依旧懒散道:“臣却是困了些。君上您尽管开始,不用管臣,臣在眯一会就好。”

秦王气笑道:“可惜今天你是对奏的主角,今日科举放榜,作为本次的监督,顾大人你可有本奏上?”

“科举?哦,瞧臣这脑袋,差点就忘记了,今日是放榜的日子。”顾晨稍做清醒些,清了清嗓子,突然提声说道:“回君上,这是非臣一言堂可以,君上还得询问一同监考的三位世子。”

“哦?”秦王提了点兴趣般,扭头将目光落向自己的三个儿子方向。大世子嬴正微微摇头:“儿臣并无异议。”

二世子也回复道:“儿臣复议。”

轮到嬴驷时,秦王本想略过,不成想这位最不可能有意见的三儿子突然开口道:“儿臣觉得还得询问下梁司长才是,儿臣此去也多以学习为主,一切还是听从梁大人意见,或许梁大人能瞧出其中的不妥呢?毕竟御文司可是梁大人的地盘。”

梁明单不明白这位废材殿下为什么要突然提到自己,只不过这样也正和他意,只见他上前一步回奏道:“谢殿下夸奖,臣也无异议。”

本来以为的例行问话就此就结束了,众官就等秦王继续发话下旨放榜,没想到一向在朝堂上话不多的嬴驷今天突然热情起来,笑道:“梁大人确定都没发现问题?或许也有些许纰漏呢?”

他又继续说道:“放榜之前发现纰漏尚且能来得及挽回,这放榜之后,可就来不及啦。”

梁明单眉头一皱,有些疑惑今天这位三殿下的意图,不过一想到自己几人天衣无缝的计划即将胜利在望,当下坚定地点头道:“殿下多虑了,这自然是臣思虑清楚的。此次科举并无任何问题,君上大可放榜了。”

“哦,那梁大人这是可担保咯?”这下就连秦王也瞧出了疑惑,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位小儿子往日半天都放不不出一个屁来,今天竟然能在大殿上对一个二品大员说的头头是道,实在奇怪。

本着看戏的心情,秦王收住了将要开口的话,端坐在王座上,看着自己这位小儿子表演。

那梁明单面有异色,心里满是对这位半路跳出来的世子的恼火,又不敢表现出来。你说你一个纨绔世子,就好好地吃喝玩乐去,没事多管这些闲事做什么,这是你这个纨绔能参与的吗。

站在殿前的吕卿却把目光投向了顾晨,后者冲他微微一笑,尽显坦荡荡,只可惜吕卿已经认定嬴驷的背后一定是顾晨在搞鬼,虽然还不知道这家伙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正当他想出言打断之时,那梁明单已经急不可耐地说道:“老臣敢拿项上人头担保,这次科举觉无问题,大儒们一定能选出对大秦,为君上有用之人才。”

坦荡荡的顾晨笑得更灿烂了,这时身前一直闭目养神的唐叔寅突然传来细小的声音道:“小子,你的鱼儿上钩了。”

顾晨也若有若无敌压低声音回道:“鱼儿早就上钩了。”

似乎就为等梁明单这句话,嬴驷不再纠缠,转身回道:“回父王,既然梁大人都可以作保了,定是万事无忧,儿臣无异议了。”

秦王眯着眼睛笑了笑,伸手示意崔珏将玉玺与榜卷拿上来,准备盖章放榜。

吕卿看着秦王盖印的动作欲言又止,他总觉得这其中有不妥,但又说不出缘由来……

旨意一出,就有侍者分别向东西二市跑去,他们要将榜卷的副本第一时间颁布在市集之上,让士子们知晓。

张光北,只是秦国一个偏郡的穷书生,家道中落前也算是当地的一个小地主,所以小时候也上过私塾读过书。他打小聪慧,所有古籍书本都是一看就记,一学就会。家里为他淘换来的许多书籍全都熟记于心。更难得的是他为人并不迂腐,善于举一反三,很快就能将书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在生活之中。家中的田地也是他利用书本中的知识,合理耕种,使得产量大增。

可也正因为如此,被郡上的一个权贵盯上。权贵找张家强卖田地未果,便暗地使坏,雇人下套,更是勾结官府,使得他家的田地莫名就变成了权贵手中的私产。老父亲为此去告官也被衙门里的老爷下令打了二十大板,回家第二天就去了。老母亲气不过也随着一起去了,留下张光北一人。

原本家里定的一门亲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倒不是女儿家嫌弃张光北,而是他不想连累人家,就独自收拾了一些细弱离开了偏郡,以防止被权贵赶尽杀绝。老父亲临终前所说的民不与官斗深深感染了他。他也因此四处拜访名门大儒,想求一个引荐,做一会那人上人,替父亲母亲讨一个公道。只可惜莫说他现在身无分文,就是以前的小地主也不是那些大儒们能看得上的。每回拜道在人门前都被奴仆乱棍赶走了。一直流落在咸阳,替人代写书信匾额为生。

张光北本以为人生即是如此的时候,秦王颁旨科举纳贤令他重新看到了希望。

用二两银钱报了应试名,张光北一路过关斩将,竟也进了最后院试阶段。

可是就在他满腔抱负,一心要独占鳌头之时,他又遇上了家乡那位权贵的子侄。对方也是来参加科举的。

好在对方显然没有认出张光北这只从手底下溜走的蝼蚁,哪怕在书楼中遇上,也只不过轻蔑而视。张光北有自知之明,知道以自己现在的本事,完全敌不过对方。所以见到他从来都是低头避开。可是你躲着麻烦,麻烦却会自己找上门来。这也许就是命运。张光北在咸阳街头又碰见了家乡的那位未婚妻。她也来到了咸阳,而且在大街上正被那位权贵子侄纠缠。原来张光北退婚离开后,那位权贵就又盯上了他那位面容姣好的未婚妻。同样的龌龊手段使出,很快女子家里的田产也落在了权贵手中,而权贵更是逼迫女子嫁给其子侄。奈何女子誓死不从,在其母的帮助下,就从家里逃了出来,也一路来到了咸阳,想要在京城报官,寻个公道。好巧不巧,今天就被前来参加科举的子侄缠上了。

“放开她!”其他事情张光北都能忍,自己青梅竹马的爱人被恶人调戏,他是绝对无法忍受的。这一声高喝震住了正在动手动脚的权贵子侄。回身一看,还是没认出这位书生打扮的穷酸公子是谁。

女人却第一眼就认出了自己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失声道:“光北!”

这一声光北让权贵登时就想起了曾经的那只蝼蚁,屑笑道:“原来是你这个贱民。”

张光北被权贵侵略性的眼神一瞪,不由地向后退了一步,但看见爱人梨花带雨的脸庞,想到枉死的父亲母亲,一股怒气再次涌上心头,掩盖住了惧意。他不由坚定地迈上前一步,对着权贵鼓起这辈子最大的勇气高声说道:“我是参考院士的士子,已经是天子门生,你竟敢称我为贱民?眼里还有没有君上,还有没有半点王法?”

权贵一听,曾经的贱民竟敢在自己面前大呼小叫的,登时气恼,恶狠狠道:“就你这样的乡野小民还敢冒出天子门生,还敢跟小爷我提王法,小爷我可告诉你,小爷我就是王……”他话还未出口,就被声后的一名书童打扮的下人拦住了,捂住他的嘴巴,低声在耳边说道:“公子慎言,这是咸阳,可不是义郡。”

说罢示意他注意一旁围观之人的眼神,权贵从小蛮横惯了,在家里小地方他就是土皇帝,自然口无遮拦,但好在他似乎还比较听这位书童的话,被对方这么一点醒,顿时收敛了许多。只不过依然气愤不过,指着张光北的鼻子骂道:“小子,你竟敢冒充天子门生,看小爷报官拿你!”

张光北心中无愧,自然不怕,将女子拉到自己身后,挺起胸口拦在权贵前面。他突然发现这些权贵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可怕,他心里知道,这是因为他院生的身份,更是坚定了他夺魁的信念。

掏出怀里的院生牌子,硕大的秦生二字顶在权贵脑门前面,还能看到旁边的一行小字“甲二”,这表明眼前这个曾经的贱民竟然在应试时考取了第二名的成绩,一想到自己怀中那枚牌子上的丙拾陆,权贵登时有些气短。

张光北从没有什么时候这么抬头挺胸过,可以感觉到一旁围观的秦人,甚至赶来的巡城禁卫看向他的眼神也生出了崇敬之意,令他内心得到了极大满足。抓着心爱之人的手也更加坚定,心道这一次自己绝对不会再放手。

见争吵的两人都是院生,巡城禁卫也不再插手,嘱咐了几句莫在街市动武后便离开了。权贵一时还无法接受曾经的贱民如今竟然能同自己有一样的身份,身子比自己更高一等。

恼怒半天,发现以前的嘲讽如今都没有半点作用,不知该说什么好,不知不觉就吐露出了一丝隐瞒道:“哼,你别以为考得好就能夺魁,告诉你,贱民就是贱民,永远也不会改变。小爷我就算交白卷也照样……”

身旁的书童一惊,没想到自家公子竟然连这种秘密也敢当街说出来,暗骂一句蠢货,再次捂住了他的嘴,“公子慎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