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人间哀事(3)(2 / 2)周玉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管事的人将一只提前备好的靓丽的大公鸡逮了来,这就是所谓的发丧前先斩煞。传说人死之后,会有许多孤魂野鬼也会围绕着死者的魂魄徘徊游荡,借此在阳间寻找替身。而有些身上阴气太重(即火焰低者)的人,因为不注意,且艺人忘了斩煞,倘若发丧的时候,他恰巧冲撞了煞气,就会晕厥四肢抽搐。这种事情往往和民间传说巧合,以致于以讹传讹,最终变得神秘莫测,连科学也是暂时无法做出论证来的。

待斩煞完毕之后,管事的喊声:“该上路了。”

锁啦声声吹奏起。

孝女们立即扑通一声跪在院子里,齐声悲號起来。那场面真正可称得上是“惊天地泣鬼神”。顿时方圆几里,都是肃穆悲伤的的氛围,连那些铁石心肠的都禁不住也跟着落泪。

孝男则对着各忙里忙外的宾客朋友们磕头致谢,以示感恩之意。

待孝女们哭丧过后,正式发丧了。

这一刻,死者距离黄泉路愈来愈近,这一刻,生者对死者做了远远的别离。仰望苍天,生命的尽头终是这样的结局,再多的恨,再多的怨,都变得那么的卑微,好似恒河里的一粒沙尘,微观于三千世界。

这一刻,人们才开始了彻彻底底的哲学大思考。第一次,我们不得不去谈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甚至我们得去思考一下人为什么要急匆匆地来到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又要在某一天里瞬间转身离去?于是我们不得不变得忧伤灰暗起来,我们开始相信了因果轮回之说,我们开始变得焦躁不安——自我反省,寻找人间的真善美。

民间往往把那些身患绝症暴病或者暴死的人,称作是作恶多端者。把那些长寿善终者称作是一生行善积德之人。这个虽说有些迷信之言论,但它却在某种意义上对活着的人做出了道德的约束和准则。

发丧后,主人家只留下少数几人在家里看屋子,洒扫庭院,看守香火和厨房。

这一路上,孝子捧着引魂幡,送殡队伍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地朝着死者的阴宅而去。无论路途多么遥远艰辛,大家都会齐心协力地帮着主人尽孝,想尽办法也要赶在吉时前到达目的地。

待棺椁被抬运至目的地,一切都由阴阳风水先生操持殡葬,在吉时时将棺椁放置于头天就挖好的井里。掩土的那一刻,尽孝的人少不了又要哭一场的。终是要作永久的离别了,即便有再多的恋恋不舍,又能奈何?那一抔黄土,掩盖了曾经的多少风流往事,有能的,无能的,有爱的,有恨的,有怨的,有仇的,将在这一抔黄土里,皆化作云烟,随山风而去,终是无迹可寻。你宁愿在坟冢前原谅一个敌人,也不愿意在酒桌上原谅一个弃你而去的朋友,可能就是这个理儿。

整个丧事结束,已近午时二刻。众人都陆续散去,唯至孝至亲者留下,再次为死者磕最后一个头,作揖。泪洒长空,恋恋不舍里,最后一次回望后,至亲至孝者即踏上永久的离别之路,从此以后,一个在阴间,一个在阳间,再无交集。

回到主人家里,主人再次置席款待众人后,已是下午了。这时候,大家都已倦怠,少不了一番安慰后,宾客朋友们即陆续散去。

“我也该回去了。”

胡乱地吃了点饭的寂寥,见大家都离去了,便去和小雀儿道别。一阵长长的寒暄后,他即匆匆地离开了。

虎子却不想走,想留下来多陪小雀儿一会。

寂寥看起来似乎比主人还悲伤,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死者是他的至亲了。

“我触犯了少年维特定律,我不得不变得忧郁起来。我爱上了一个人,却要和她做遥远的道别,这种痛苦的不知未来的离别,和人世间的生死离别有何不同啊?自此一生,我将画地为牢,心里梦里都是你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