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芸简直听得惊讶之极。
她生长在平京,又自小受父亲与哥哥的忠君思想的影响,在她的传统思维意识里,高祥是罪该万死的乱党,是大逆不道的奸贼,是国家动乱的根源,也是哥哥此次千里迢迢赶来清剿的目标。
惜芸可从未想过,高祥,竟会是个极得民心的好人,一个爱民如子,视金钱如粪土的仁者。
到底谁是对?谁是错?
混乱的头脑一片纷乱,惜芸冥思良久,蓦的一惊,她突然敏感地意识到一个被人忽视的问题——
高祥,这样一个身无长物的普通农夫,却又挥金如土,散财无数,那么,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依百姓们所说,高祥从不打家劫舍,也不搜刮钱财,甚至连劫富济贫都不屑做,那么他征战多年,又时常救济穷人,这样庞大的开支,是用什么来支撑的?
他手下有十万大军,十万人,哪怕只是给每人配备一把像样的兵器,都是一笔不菲的花费。
高祥没有务农,也不曾经商,那他手下将士们的军饷,又怎么解决?
除非,除非是有人在暗中资助他!
惜芸被自己的想法惊呆了,又反复思索很久,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判断是对的。
惜芸一路南下,救济了很多饥民,她第一次领略到了“钱”的重要性。
她不过是给灾民们买几个面饼,就花光了身边所有的银子,而高祥,却能够养得活十万人的军队,并且还有余力散财施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