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他们也不想多攀附,只要是清流人家,门当户对的,甚至是门户低一些都无所谓,只要家世清白,就可许之。
老家那边也早就备下了丰厚的聘礼,只等物色到这合适人选了。
三太太觉得这事还非得托付给齐大太太不可。
她是这两个孩子正经的婶娘,膝下如今尚未有子,若是由她出面来办这事,便无须担心她会将那好姑娘想法子给自己儿子留着。
何况这两个孩子若是真能在京中找一门岳家,再通过举业站稳脚跟,那他们在京中也就算有自家人了,虽然不比那些房头鼎盛的高门大户,但遇到事也算是有个可商量的人了不是?
三太太越想,越觉得齐大太太不会拒绝这件事。
只是她此番来,就是拜托她家里多照看这两个孩子的,为着举业得叨扰大半年不说,又得麻烦人家另一桩事,似乎有些太得寸进尺了些。
就算汴京那边没分家,可他们二房早就搬到京城来了,虽逢年过节的也不少来往,但究竟是隔着房头的,也不好这样没完没了的支使人家吧?
三太太便有些犹豫了。
心里琢磨着如何趁着在京里盘桓的这几日,将这话跟齐大太太开了口。
酒过三巡之后,大家便各自回院里休息了。
齐大太太有孕不便相送,便又郑姨娘出面,将三老爷夫妇并两位公子送去客院里歇着。
等第二日一早,齐大老爷一早便忙公事去了,但早早地吩咐下让人套了车,由齐大太太和郑姨娘陪着夫妇俩和公子们去了楚苑。
夫妻俩看过为两个哥儿准备的起居室后,都是赞不绝口,连道费心。
三太太留意到那里还多余出一间来,也是一色一样的布置,便问了齐大太太一句:“我看这间房好像也是有安排的样子,不知安排的是哪位?”
那房间原是给魏家的公子准备的,但魏大太太那边只是派人来询问了一番,并未定下要来读书。
齐大太太没得准话,也不好将此事往外说,便含糊其辞说是可能会有人也要在此闭门读书。
三太太虽然好奇这将来与儿子同窗的是什么人。
但想着这毕竟是人家的家事,他们又是来叨扰的,问多了也不合规矩,便笑笑将此事揭过去了。
齐大太太却觉得魏家这事悬而未决的,总让人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
回去之后便让齐宸去传个信儿给魏媛,问问她那魏家的哥儿究竟是来不来了?
齐宸依言让大宝亲自去送了信给魏媛,问她哥哥的事究竟打算如何处理,那楚苑里的屋子究竟是留还是不留了?
没想到正午一过,魏家的马车就到了齐家的门口。
那魏大太太竟亲自带着魏媛来府上了。
外院的婆子忙将魏大太太引到了齐大太太的院子里去。
齐大太太也很是惊讶,忙招呼人看茶,布置点心。
魏媛就钻到齐宸屋里,同她说起了悄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