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六十(1 / 1)殷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期六早上,任兴辉背着摄影包来到学校门口(相机是向学校借的),钟新能和司机林小明也到了。他们先到加油站加油,任兴辉付了油钱,一行人便朝播阳县东北方向开去。

灾情最严重的是中部偏北的清河、良侨、陂头神三个镇,它们和县城之间隔着虎头山,因此,去那里得先绕到金河镇。钟新能顺便在一个叫雷公的村子停了一阵,看望自己八十岁的老父亲,拍了合照。

播阳中北部是山区向平地过渡的地带,水流集中,河道基本上没有改造过。平常,河水平缓,草木遮蔽,颇有田园水乡的意味,但一遇到特大降雨,各条河道暴涨,水流东突西窜,威胁村镇。

他们首先查看了清河镇上的一条排水渠,大水侵蚀过的渠岸上堆垒起沙包,旁边的花生地有一条刚刚踩踏出来的泥路——显然,这是一处抢险点。

任兴辉前前后后地走动,拍下现场的情况。

林小明也是播阳人,因为招生的缘故,对乡镇的路径非常熟悉,不用别人说什么,他就知道去哪里。

在一处下坡路段,路边就是一个河口,大水冲刷使巨大的花岗岩裸露出来,河上的水泥桥从中间凹了下去,成了危桥。在这里,人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洪水的巨大威力。

去陂头神镇的路是沙土路,路边杂草丛生,水退后留下的水线清晰可见。很明显,发大水期间,进出陂头神的公路给淹了。

附近的一条小河似乎刚被人用刀子刮过,河床是崭新的泥沙,岸壁是光洁新鲜的泥土,一处处草丛被翻卷起来。公路边的一个教学点大门紧闭着,里面的东西杂乱,还没有清理。有村民的地方屋前大都晾晒着物品,各种颜色的衣衫、布条给有点儿死寂的乡村带来了活的气息。在一小片竹林后面,有一排给水漫过的泥砖房,屋门敞开着,一扇门边贴的对联下半部分不见了;屋前的空地既脏又乱,看来是有人住又无人光顾的地方。任兴辉对着土屋观望了一阵,折回公路上。

他们没有再往远处走,而是回到清河镇吃午饭,下午又去附近的良侨镇。

淡绿色的桑塔纳小汽车开进一个村子,正好一辆警车和一辆公务车从里面出来,林小明主动把车靠边,让对面的车出去。

这个村子挨着田地,地势比较低的一户人家水灌进来二三十厘米高,屋内墙壁和地板还是湿的。连着主屋的杂物间倒塌了。任兴辉拍了照,又转到屋前查看。

“你们是记者吗?”一个胸前抱着小孩的中年男子向任兴辉发问。

“我是印尼归侨。”那男子又道。

“我们不是记者。我们是来看情况的。”

“你们见得到杨良友副县长吗?”

“副县长?我们不认识。”

显然,这个男子希望领导重视他家的遭遇。任兴辉不能满足他的愿望,一脸歉意地走开了。

在村中央面向稻田的地坪上,有五六个人站着、坐着,相互之间没什么说话。除了播阳职校的三个人,还有一个村干部,两个客家妇女。

金黄的阳光照在红色的泥地和红砖农屋上,加上屋边稀疏的果林,构成了一幅怡人的乡村家园图景。

“活了五十多岁,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水。”坐在小凳上,年纪稍大的阿姨这样说。

身材稍高的村干部则若有所思,刚刚县里的领导来找他,说省高官要来视察,要做好迎接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