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闹了”
萧二少爷连忙拽开赵三两。
生怕这狗东西被熊二这世家公子揍。
“……”
赵三两有点明白,为什么熊二他老子这么家家世还把他两儿子送出来。
估计怕子嗣太多,聪明的不少,把这两傻逼神不知鬼不觉弄死了,所以特地送到萧府养胎来着。
“三两,参加科举少爷委实没把握”
“少爷,人问你一句,你信祖母,还是信人?”
赵三两认真问道“请少爷想清楚回答”
“本少爷当然信你”
萧二少爷不假思索的回道。
“那就好”
赵三两偷偷将衣袖里的匕首藏好。
如果这傻逼敢信祖母,已深陷泥潭这辈子都没机会脱身的赵三两会毫不犹豫捅死他,然后开始逃,逃不了大不了一死而已。
大姐飞了。
曹姐出家做了尼姑。
徐姐不理他了。
萧府没有看对眼的丫鬟侍女,人生没有了攀爬的方向,赵三两活着很迷茫的,所以打算搏一把。
幸好萧二少爷傻逼还不算烂泥,只要多扶几把,总能将他扶起来。
“少爷,您瞧好了,人让你看看什么叫手段?”
一股澎湃的气势,从赵三两身上爆发出来。
古代科举考试很难,完全就是千军难过独木桥。
但任何事都有捷径。
赵三两是舔狗,是人,人就用饶手段。
……
第二,刚亮。
马蹄声响彻了金陵城的八廊街,上百个骑着快马的大汉,像利箭般四处射出去。
一间破旧草房,门前拴着一头低头吃草的老牛。
一个四十多岁,两鬓已发白的酸秀才,坐在板凳上,正在摇头晃脑的背诵着四书五经,与之不同是这秀才的娘子,正用稀泥堵着草房的裂缝。
“你是朱秀才?”
忽然门口出现两个手拿画像的人,打量才一眼,道“就是他,带走”
“你们干什么,快放开我相公”
“请你相公做几事,这是五两酬金”
汉子扔下银两,架着秀才翻身上门。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停的发生这一幕。
一日之间。
金陵城几十个穷酸秀才遭到了绑架。
有考了一两次不中,也有年过七十依旧不放弃的老秀才。
“圣主,据这群秀才记载,九经三百二十道题,五经二百多提,三史,周法百余道,诗词赋一首,题目不限,场论,本经大义各一场”
“再精减,让他们将当年主考官,出题饶姓名写出来,然后按照这些出题人出题习惯,减至百题以内”
赵三两站在窗口,看着里面趴在案牍上书写的秀才,接着道“告诉他们,谁汇集题目完整,就有机会观阅其他人其他年份的题目,中举机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