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的数学晚自习改成班会,现在请大家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我要讲的卷子上面。”陈浩在上课前特意题型了大家一下,之后便开始按照讲课的节奏给大家分析这次考试的数学卷子。
自从陈浩升级了基础学科教学等级之后,他的讲课速度便与正常的讲课速度持平,在相同的时间中让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学习到新的知识点对他来说是一件十分关心的事情。
与以往光是他站在讲台上面讲课不同,陈浩从这节课开始也开始适当地提问学生们问题。
被提问到的学生们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紧张,站起来之后因为怕说错,所以说话的时候有些支支吾吾。
陈浩面对这样的学生时并没有显得生气,也没有直接让回答不上问题的同学们站在那里,而是开始引导着对方试着回答他的问题。
他就像是一个领路人一样,不是将路在何方直接告诉对方,而是告诉对方如何找到正确的路。
在他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下,被提问的那几个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将他们熟知的知识点与不太熟悉的知识点串联了起来,行成了一条清晰的线条。
“让他们学会串联知识点,要比填鸭式地教育方式好很多。”陈浩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就这样想着。
对于25班的学生们来说,他们缺少基础也缺少将基础发散出来的概念,这一点在陈浩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就发现了。
但在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直接采用引导式提问的方式来使学生们形成这种概念,他觉得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做的首先是让学生们接纳他,让学生们不反感他这样一个人。
想要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听老师讲课,老师跟学生的关系不能太死板。
陈浩相信在课下与学生们走近一些对他的讲课是有帮助的,他在当上班主任的这两周也是尽量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学生们也在两周的时间内对陈浩有了一些了解,知道他是真正认真对待他们的一位老师,他们也开始逐渐喜欢上了听他讲课。
两节课下来,陈浩将数学考试的卷子全部讲完,这比之前讲解期末考试的卷子整整节省了一半多的时间。
“许文康,来我办公室一下。”两节课下课后,陈浩对着许文康说道。
许文康一听陈浩喊他,心里面还是猛地跳动了一下。
两人一起走往办公室的路上,陈浩对着许文康说道:“腿上的伤都好了吧?”
“好了。”听到陈浩不是批评他,许文康的心里稍微放下了心。
之前他跟着季白半夜翻墙出去,之后他便住进了医院。
住院期间陈浩没有跟他提起任何处罚的事情,但他却非常在意。
从那次事件之后,他就一直担心着陈浩会找他秋后算账,因此每次看到陈浩的时候心中都有些紧张,陈浩单独叫他到办公室更是让他的心跳翻了数倍。
许文康回答完问题之后,陈浩便没再继续说话,两个人就这样一路来到了数学组办公室。
“一周多没来上课,刚才我讲得还能跟得上吗?”陈浩坐回到工位上之后问道。
“能跟上。”许文康问道,心里想着:“难道不是要说翻墙出去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