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课这方面,刘继东有很丰富的经验,但是在出题上面,陈浩的出现却让他觉得有了更合适的人选。
这是因为陈浩刚才出的那道题已经完全足以当作竞赛题来用!
虽说做起来是有些难度,很多学生可能都做不出来,但考察的知识点却蕴含在其中,只不过需要做题之人对知识点非常熟悉才能灵活解题。
“竞赛?”陈浩知道每年国内都会举行全国性质的理科竞赛,除了数学外,物理和化学也是竞赛的内容,而且另外两科的成绩依旧可以为考大学提供助力,只是他从来也没参与过培训学生们竞赛的事情,此时被刘继东问起来心中也有些好奇:“好,谢谢刘老师。”
听到陈浩直接了当的答复后,刘继东笑着说:“这周末是月考,等月考成绩出来以后就会选拔种子选手,等人员选拔完后就开始,具体到时候等我通知。”
“嗯。”
……
刘继东整理完数学题后直接发送到了学校的印刷部,印刷部负责统一印刷与封装。
在这期间,数学组的其他老师是没有拿到完整试题的,这也是为了防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而采取的措施。
接下来的几天里陈浩将各种空余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殚精竭虑地为学生们出针对性的作业题,上课的时候则是努力地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们,想要学生们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取得好的成绩。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对于学生们的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这次考试跟模拟考试可以说没有任何区别,以往分开考的物化生三科会被整理成理综卷子,这也是学生们第一次在正式考试上做理综卷子。
那些在高二升级考试中因为种种原因失利的学生,大多卯着劲儿等着用这次考试正名。
陈浩也不例外,虽说他被分到了25班,但他也想通过努力让25班的学生们成绩得到提高,他想着帮助25班的学生去除差生的标签。
任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陈浩,并没有在意外界对他的看法。
数学组里的老师们大多数仍然对陈浩不冷不热的,只有刘继东和蔡启超在碰到陈浩的时候会热情地打招呼,偶尔还能聊上两句,其他人大多都没有这么热情。
另一边,作为事件扩散的源头,物理组的老师们大多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在等着曹雪峰和陈浩之间事情的发展。
曹雪峰在组里一贯很傲,除了李卫国之外其他的老师在他面前都是晚辈,这些老师们往常的时候都表现地对李卫国很敬重。
只不过从他成为24班班主任之后,办公室里的氛围却在悄悄发生着变化。
原本那些敬重他的老师们在对待他的时候像是脱下了面具一样,大家都开始显现自我,不再对着曹雪峰露出那种低人一等的姿态。
尤其是当大家听到曹雪峰和陈浩爆发出矛盾的时候,除了李卫国真心劝慰过曹雪峰让他不要太过分外,其他老师都没有发表任何观点,这些老师大部分都是站在中立方的角度等着看这件事情的发展,对他们来说最后结果如何都不过是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曹雪峰在经历过之前受人尊重那种感觉后也发现了近来一些老师对他的态度变得有些冷淡,不似之前那般让他觉得舒服。
“这些年轻人一个个的都怎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