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软弱的女人,难道就没有软弱的母亲吗?
有不成熟的女人,难道就没有不成熟的母亲吗?
有恶毒的女人,难道就没有恶毒的母亲吗?
有失败的女人,难道就没有失败的母亲吗?
有悲剧的女人,难道就没有悲剧的母亲吗?
......”
S发出一连串的反问,与其说这是对传统道德的挑战,不如说是他心灵的痛苦呐喊。
“有一些人做慈善也是这样,慈善当然是好事,但有些人把自己做的一点好事,就当作不得了的道德资本,觉得自己有权利要求对方回报自己,有权利要求对方怎么怎么做,否则就是不讲良心,不知恩图报,给别人扣大帽子。
一般人宁愿不接受这样的恩赐,古人才说,廉者不受诘来之食。
你真的对人家有大恩,自然人家会记在心上,何必总要去证明别人记得你的恩情呢?所谓,大恩不言谢,越是施予大的恩德,越不需要时时挂在嘴上说。
有些为父母的,并不是这样。他们生养了你,就是对你的大恩大德,他就可以有权利替你做主,有权利要求你怎么怎么样。好一些的是控制你的自由,压制你的自主,说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坏一些的是打骂虐待孩子,反正是自己的孩子,别人管不着。禽兽不如的甚至性侵犯孩子、遗弃孩子、杀害孩子。
这些极端的,大家都知道过份,不好,但是,有一些披着爱的外衣的就不是那么好识别。它看上去无私,其实有着很大的私心。
比如,养儿防老,说得没错,这也是社会规律和社会责任,但这不也反映出父母生育子女也是有自己目的性的,有一定私心的吗?所以,重男轻女才是从古以来的顽疾,因为过去女儿不能养老呀,所以嫌弃,甚至一出生就杀死。
还有一些,看上去是无私的爱,但深究起来,其实也有很大的私心。比如,拼命逼迫孩子学习,这看上去是对孩子好,但有些家长难道不是为了自己有面子,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卑心、虚荣心或者弥补某种遗憾,或者指望子女将后光宗耀祖,自己享受好日子。
我说这些不是抨击我们的传统美德,而是总觉得这美德的背后其实也有很现实的东西,不认识到这一点,就会把爱变成害。这样,受害者还无法申张。我不知道现实中有多少这样的受害者,反正我觉得我算一个......”
激烈地批判了如此之久,咨询的时间已过结束,S抬头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时钟,还有不到5分钟。
他叹了一口气说:
“我母亲就像这样的人,她认为她没有从我这儿得到期望的回报,她认为我很让人失望,她付出的多么不值。如果我不听她的话,我就是多么不孝。我常常看到母亲怒气冲冲、拂袖而去的样子。多少次,我在梦中还梦到母亲指责训斥我,而我百口莫辩,委屈得想哭。
我的母亲,她一辈子可能没有开心过,她也让你不能开心,把生活变成了一场悲剧。”
所有的道德批判,都是为他讲出自己真实母亲的故事开路的。如果在他一开口批判传统道德时吴医生就打断他,或者对他说教、辩论,那么他就不可能再继续就这个话题谈下去了。
当他在情绪上喘息方定,自觉已经为自己披上道德防护的铠甲,他就可以大胆地、更真实地暴露从未对人讲述过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