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医生看完了信,把它交还给S。
S接过了信,又把它打开了,看了看,又折上了,然后看着吴医生,表情复杂地说:
“吴医生,你看这不就是当年的远程心理咨询吗?只不过那时没有微信,没有QQ,只能写信。也正是因为有了文字,今天我们才能看到。
当我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心里一震,原来母亲也有心理问题,也试图心理求助!
母亲是一个学习护理专业的人,有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所以才会想到去求助。但是,那时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心理咨询条件,只能向杂志写信。
如果当时真的能够遇到一个好的心理医生,真正帮助到她,也许就不会有后面这些事情,她现在也就不会死。越看我越难受,这也许就是我们母子的宿命。
我发现,她很多方面其实与我一样,很多问题她自己也意识到了。
母亲是一个心理上受过伤害的人,看她写的信,也是字字泣血流泪,但是,她又反过来,把这种伤害给了我,她无法克制自己,她发现了问题,但是她做不到。
正象她自己说的,我负担了她不安的情绪,我好像一个工具,用来平息她的不满。
她从小的家庭环境也不好,甚至比我更糟糕,她就像是在一间充满毒气的屋子里面长大,然后又把这种有毒性的爱带给了我。
据我的了解,我母亲她的一生从开始就是一个悲剧。
她出生的时候,外婆因为难产差点死掉,当时有大出血的症状。对于迷信的外婆来说,母亲就是一个不祥的,克母的人。
小时候,外婆对我说过,当时生下我妈时,家里人要把她浸在门前的水沟里,是她没有同意,我妈才活了下来。
我妈自己也说过,外婆打她骂她的时候,总是说,我当时怎么就没有把你淹死呢?
外婆对我说,不是她拦着,就没有我妈,也没有现在的我。话语之间,就是她对母亲和我都有大恩大德,提醒我不要忘记这一点。
我母亲说,她从小就没有得到多少母爱。
她总是把我与她小时候比较:你应该知道你有多幸福,哪像我从小就像一个没娘的孩子,你怎么怎么的,我以前怎么怎么的......
母亲一直很怕外婆的指责,我小时候就发现,虽然她自己也当妈了,但是站在她妈面前,还是战战兢兢的。过去我们去外婆家,她会花很多的心思去想要买什么东西去,哪样合适哪样不合适,哪样东西可能外婆不喜欢,哪样东西可能会惹不高兴,多了不行,少了不行,明显带有很强的焦虑感。
回家对也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总像是完成一件任务。
我在外婆家的时候,有时也听外婆抱怨母亲,说她哪些方面做得不到,说你妈怎么怎么样,根本就没有把她当作一个成人看。
母亲做过护士,在外婆病重的时候,主要还是母亲在照顾外婆。虽然外婆病重,但脾气还是不好,总是指责母亲。
当外婆死的时候,母亲却又哭得很伤心,使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如丧考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母亲都很抑郁。
其实她并没有得到外婆多少的爱呀。我作为母亲的儿子,也没有得到外婆多少的爱。所以,外婆死的时候,我很平静,就是死了一个亲戚老太婆。
母亲为外婆去世而伤心,但又总拿自己的小时候做比较,总拿外婆怎么对她,而她又怎么对我来衬托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母亲在信中说她的性格不好,也确实是这样。
一想到她,我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她用头撞墙的画面。
那是一次她与父亲争吵后,哭着用头撞墙,我听到咚咚的声音,我的心跳都快停止了。
父亲看她这样,最终妥协了。
母亲对待我也很情绪化,一旦她不高兴就会对我又骂又训,使我在她面前也是战战兢兢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受到训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