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四十章 论莽热再次来犯(2 / 2)叶苑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顺宗长期患病,不能临朝听政,宦官李忠言、侍棋待诏王叔文、侍书待诏王伾等三人预干国家大政,大事务均由他们随心所欲地处理。韦皋便派度支副使刘辟私下拜谒王叔文:“太尉派我向足下表示诚意,如果能够使太尉总管剑南三川,必有重谢如果不留意此事,也会有回报的。”王叔文大怒,打算杀了刘辟以警告效法者,韦执谊坚决劝止了他,刘辟便偷偷离去。韦皋知道王叔文不随和人情,又知道他与韦执谊有嫌隙,自认为大臣可以议论国家大政方针,便上表请求皇太子监国。又上书于皇太子。太子以优宠的敕令答谢了韦皋。而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的笺表也接着送达,从此政柄归于太子,王伾、王叔文一党全被驱逐。63

同年八月十七日805年9月13日164,韦皋因急病而薨逝,享年六十一岁。新即位的唐宪宗李纯为之辍朝五日,追赠他为太师,谥号“忠武”。65

为政举措编辑

政治

韦皋在蜀地任职二十一年,加重征收赋税,以确保按月向唐德宗进奉钱财,以此来维系其恩典。但使蜀地财源空虚枯竭,时论对此颇有非议6667。他在任时,属下各州私下都相互免除租赋,每隔三年,便豁免一次赋税68。

韦皋属下的官员积年升迁品级较高的,就上奏保举他们为剑南辖下的刺史,或者再安排做府中幕僚。6967

韦皋凭借发放优厚的军饷来安抚部下将士,遇到将士婚配丧葬时,一概供给他们所需的费用,所以他能够长期任职,安然无恙,而将士们也愿意为他效力。他借疵以慑服南诏,挫败吐蕃。6967

军事

抗拒叛军

泾原兵变时,负责陇州留后事务的韦皋用计诱杀叛军首领朱泚所派的使者,坚决抵抗叛军,使凤翔镇免遭战火涂炭,驻守行在奉城的唐军士气倍增,“不复有西面之忧”。13141516

用兵西南

韦皋在蜀地二十一年,多次派兵抵御吐蕃,牵制其主力,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西北边防。又数度出师,屡次收复失地,史称其“凡破吐蕃四十八万,禽杀节度、都督、城主、笼官千五百,斩首五万余级,获牛羊二十五万,收器械六百三十万,其功烈为西南剧”70:

贞元四年788年,吐蕃发兵十万入侵,又征调南诏兵力数万,企图夹击剑南镇。韦皋闻讯,先以反间计劝退南诏军,并联结东蛮诸部,使吐蕃与南诏反目25。吐蕃分兵入侵剑南、南诏及东蛮,韦皋命剑南军与东蛮联兵败吐蕃于清溪关外。嶲州经略使刘朝彩出清溪关,连战吐蕃,大败其军27。次年,韦皋应两爨蛮邀请,派精兵两千进攻吐蕃,在台登今四川喜德西北谷大破吐蕃主力,擒斩颇多,生获吐蕃猛将乞臧遮遮等,使“西南少安”。303132

贞元八年793年,西北诸镇开始合力修筑盐州城,韦皋奉命西征,以牵制吐蕃军力,使盐州城能够顺利修筑。他派兵深入吐蕃境内,连破诸城垒,“凡平堡栅五十余”。3537

贞元十三年797年,巂州被剑南军收复。46

贞元十六年800年,剑南军多次在黎州、巂州击败吐蕃军,战绩斐然48。韦皋又屡挫吐蕃赞普入侵的图谋,迫使吐蕃谋主马定德等前来归降,大大削弱了吐蕃军的实力50。

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再次受命西征,他分命各军约五万人出击,自八月至十月,共败吐蕃军十六万,“拔城七、军镇五、户三千,擒生六千,斩首万余级”。吐蕃大将论莽热领军十万前来救援,中伏大败,损伤过半,论莽热本人亦被生擒旋即献交朝廷。565852

民族

韦皋镇剑南西川期间,招抚东蛮各部,使其为剑南军所用,屡战有功。一方面,他严惩背叛唐朝的东蛮首领,通过召斩首领、另立继承者的手段震慑蛮部另一方面,他又修筑军城,以安置前来归降的羌蛮,并约束、制衡诸蛮。3334

韦皋为羁縻少数民族,开通清溪道,以方便少数民族及南诏等国入贡。又挑选少数民族的子弟到成都,教授他们书数71。但以中晚唐名臣李德裕为代表的一种观点认为,韦皋此举“启戎资盗资助敌人,引诱其入侵之心”,养成痈疽,在之后诱使南诏等军入侵西川,涂炭生灵。47

外交

自贞元四年788年起,韦皋与南诏便以书信往返商洽72。贞元七年791年,唐朝派南诏旧臣段义忠回国洽商。贞元八年792年,韦皋致信南诏异牟寻,愿同其驱逐吐蕃于云岭之外,相互保卫,永为一家。异牟寻与清平官、大军将等密谋大计,一心归唐。次年,南诏派使臣由戎州、黔州、安南三路献表,愿归唐朝。唐德宗赐异牟寻诏书,下令韦皋派使者到南诏安抚。贞元十年793年,唐与南诏于点苍山神祠会盟,结束了四十余年的战争。73

贞元十七年801年,骠国王雍羌派其弟舒难陀进献“国乐”即骠国乐,至成都时,韦皋先进行了一番整理、记录,并对骠国乐舞和乐器感到新鲜奇异,命画工画下了骠国的舞姿和乐器,将之献于朝廷。次年,骠国乐团到达京师长安,在唐宫廷进行了表演,受到了唐德宗和官员的欢迎。至此,唐中央政府与骠国建立了直接的友好联系。骠国献乐构成了唐代中后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标志着唐朝对西南地区的影响力的稳固。74

韦皋在联合南诏打击吐蕃的战略中,于8世纪末9世纪初先后在川滇间的北路和南路开路置驿,重新开启了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重开后,推动了唐与南诏的交往,也有利于唐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4

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而就谒巫山庙,诗中写道:“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看罢,拍案叫绝。这首诗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女子之手。一首诗就让薛涛声名鹊起,从此帅府中每有盛宴,薛涛成为侍宴的不二人选,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

随着接触的增多,韦皋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这些事对于薛涛来,不过是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仍然感觉大材用,有一他突发奇想,要请朝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一为武元衡所奏。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但门槛却很高,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一职。

薛涛得幸,不免有些恃宠而骄。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多走薛涛的后门,纷纷给她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你敢送我就敢收。不过她并不爱钱,收下之后一文不留,全部上交。虽然如此,她闹出的动静还是太大了,这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她发配松州今四川松潘,以示惩罚。

松州地处西南边陲,人烟稀少,兵荒马乱,薛涛内心非常恐惧,用诗记录下自己的感受:“闻道边城苦,而今到始知。却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她开始后悔自己的轻率与张扬,于是将那种感触诉诸笔端,写下了动饶十离诗。十离诗送到了韦皋手上,他的心一下子就软了,于是一纸命令,又将薛涛召回了成都。9495

生死情缘

韦皋年轻时到江夏旅游,住在姜郡守家的塾馆里。姜家有个儿子叫荆宝,已经读过两种经书,虽对韦皋以兄相称,但是恭敬侍奉的礼数,就像对待父辈。荆宝有个丫环叫玉箫,才十岁,常常让她只去侍奉韦皋。玉箫对颇为乐意。两年之后,姜郡守让韦皋进京求官,但因家里负担太重未能成行,韦皋便迁居到头陀寺郑荆宝仍然时常打发玉箫到寺里去听他使唤。日久长,加上玉箫的年龄也稍稍大了,两人之间便产生爱慕之情。这时,廉使陈常侍接到韦皋叔父的来信:“侄儿韦皋长期客居贵郡,恳切盼望打发他回家省亲。”廉使看过信后,给韦皋准备了沿途的盘费和用品,打发他乘船回家。怕他迟迟不肯启程,便请荆宝与玉箫不要与他相见。等到舟船停在江岸时,又催促船夫快快起航。韦皋依依不舍,泪眼模糊,于是写信以别荆宝。顷刻之间,荆宝即与玉箫一块来了,韦皋见了,悲喜交集。荆宝让丫环玉箫随船前往,沿途侍奉韦皋,韦皋因这样会使玉箫长时间见不到荆宝,所以不敢带她一块去,于是一再推辞。他们相互约定,少则五载,多则七年,韦皋即来娶玉箫。韦皋留下玉指环一枚,又写了留赠玉环诗,一起赠给了玉箫。过了五年后,韦皋没有来,玉箫便于鹦鹉洲默默祈祷。又过了两年,到第八年春,玉箫叹道:“韦皋郎君走了七年多了,肯定不能回来了。”于是绝食而死。姜家可怜她死于节操,将那只玉指环载在她中指上一同殡葬了。9697

后来,韦皋出镇西蜀,到任三,就将关在监狱里的囚犯重新审讯,为冤、错案平反昭雪,其中关于轻、重罪的判决牵涉近三百人。其中有一个人,身载重枷上堂审理时,偷偷看了看审判官,悄悄自语道:“仆射是我当年的韦兄。”于是高声吁道:“仆射!仆射!还记得当年姜家的荆宝吗?”韦皋:“记忆犹新。”“我就是荆宝!”韦公道:“犯了什么罪受此重刑?”答道:“我与韦兄分别之后,很快便以明经科应举及第,又被选为青城县令。家人不慎,误将公署房舍及仓库牌印等烧毁,于是定罪入狱。”韦公道:“家人犯罪,并非你的过错。”当即给他平反雪冤,仍然交给县令的官印,并将处理意见呈报眉州刺史。刺史发下命令,暂不让其赴任,派人看守起来,可以穿戴荣耀的官服,而且留作韦皋的幕宾。98

时值战乱刚刚结束,百废待兴,公务繁忙。一直过了几个月,韦皋才问起玉箫的下落,姜荆宝:“仆射上船的那,跟她留下契约,七年为限,必来娶她。既然过期没来,她便绝食而终了。”言罢,又吟硕留赠玉环之诗:“黄雀衔来已数春,别时留解赠佳人。长江不见鱼书至,为遣相思梦入秦。”99

韦皋听罢,无限痛心,哀叹不已。从此之后,他刻苦抄写经书,大事修造佛像,借以报答玉箫的一片诚心。他时刻思念玉箫,只恨无缘与她再见一面。当时有个祖山人,有李少君的招魂之术,能让死者与亲人见面。他让韦公斋戒七,在一个月光朦胧的深夜,玉箫便飘然而至。见到韦皋后,她施礼致谢道:“承蒙仆射军经造像的帮助,十之后我就会托生降世。再过十三年,便可再次成为您的侍妾,以谢大恩。”临去这前,她又微笑着道:“都怪丈夫薄情,让我与您死生相隔呵!”后来,韦皋因在治理陇右地区有功,在唐德宗执政的二十几年间,一直让他治理西蜀。因此,由于年久资深,官职连连进升,直至中书令。在他治理西蜀期间,各地无不服从依顺,西南各族也都人心归附。有一年他过生日举行庆典,境内各个节镇所送的贺礼,都是当地的珍奇物品,唯独东川卢八座所赠贺礼特殊,乃是一名歌女。这名歌女不到十六岁,名字也叫玉箫。韦皋仔细一看,乃是姜荆宝家那个真的玉箫,而她的中指上长着一个肉质的指环,隐隐约约地能够看得出来,与当年分别时所赠的指环形状相同。韦皋慨然叹道:“我终于懂得了生与死的区分就是一来一往。玉箫当年所的话,如今可以验证了。”100

武侯后身

韦皋刚出生一个月时,家里召集群僧会餐,以示庆贺。有个异族僧人,相貌特别丑陋,没有召呼他自己就来了。韦家的仆人都很生他的气。让他坐在院里的破席上。吃完饭后,韦家让奶妈抱出婴儿来,请群僧为他祝福。那位胡僧忽然走上台阶来,对婴儿道:“分别已久,你可好吗?”婴儿的脸上似乎有很高心神情,众人见了都很惊异。韦皋父亲:“这个儿降生才一个月,师父怎么分别很久了呢?”胡僧道:“这不是施主所能知道的。”韦皋父亲一再追问,胡僧才道:“这个儿乃是诸葛武侯的后身呀!武侯生当东汉末年,是西蜀的丞相,蜀人长久受到他的恩惠。如今他又降生在世上,将来要为蜀门之统帅,而且受到蜀饶祝福。我从前住在剑门,与这个儿很友好,如今听他降生在老韦家,所以我才不远而来。”韦家听了他的话都感到很奇异,于是便以“城武”做韦皋的字号。后来,韦皋节制剑南,晋官太尉兼中书令,在蜀地任职十八年,与胡僧的话相符。6

韦皋命穷

名臣张延赏家世显赫,经常举行宴会招待客人,想要从客人中挑选一个女婿,可是没有他满意的。张延赏的妻子苗氏是太宰苗晋卿的女儿,有识人之能,他挑中帘时还是个秀才的韦皋。她:“韦皋将来的尊贵,无人能比。”便将女儿嫁给了韦皋。过二三年,因为韦皋性格清高,不拘节,张延赏有点后悔,以至于对韦皋非常无礼,家中的奴婢们也逐渐瞧不起他。只有苗夫人对他一直很好,其他人对他都不好。韦皋心中的愁闷和气愤不能控制,他的妻子张氏也哭着:“韦郎是个七尺男儿,又文武全才,怎能长久呆在我们家中,让家里人和奴婢瞧不起。大好年华,怎么能够虚度?”韦皋向张延赏家里的人告辞,独自准备东游,妻子张氏将自己的嫁妆首饰全都送给了他。张延赏对于他的出走很是高兴,送给他用七匹马所驮的物品。每到一个驿站,他就叫一匹马驮着物品返回家中,经过七个驿站,所送的物品,又全回到家中,韦氏所带的东西,只剩下妻子所送的首饰和一个口袋以及一些书籍。这些是张延赏所不知道的。101

后来,韦皋代理陇右军事,同德宗巡视奉,立西面功劳之最。德宗回到京城以后,韦皋以金吾将军之职镇守西川,以接替张延赏。这时韦皋改了姓名,将韦改作韩,皋改作翱,没有人敢叫他原来的姓名。他到了回驿站,距离西川府城还有三十里。有人特意报告张延赏:“替换你的,是金吾将军韦皋,而不是韩翱。”苗夫人:“如果是韦皋,必然是女婿韦郎。”张延赏笑着:“下同名同姓的人何其多,那个韦皋早已经死在水沟里了,怎么会来继承我的位置?妇人的话,不会准确。”苗夫人又:“韦郎虽然贫贱,但是英雄气概冲。当时同你话,从来没有过一句奉承话,因而可以看出,成事立功必然是他。”第二早上新官入城,才知道苗夫人的没错。张延赏非常难堪,不敢抬头观看,:“我不会识人。”完从城西门离开。凡是当初对韦皋无礼的奴婢,都被韦皋派人棒杀,抛尸蜀江。只有苗夫人无愧于韦皋,韦皋对待岳母超过帘初没有为官之时。从此,全国当官有钱的人家,不敢轻视贫贱女婿。郭圆作了一首诗:“孔子从周又适秦,古来圣贤出风尘,可笑当日张延赏,不识韦皋是贵人。”7

布衣之交

韦皋贫寒时,与嘉兴人陆贽交好。他显贵之后,陆贽也在朝中任翰林学士,受到唐德宗的倚重。陆贽因母丧解职居于洛阳嵩山丰乐寺时,推辞了所有赠礼,只接受了作为“布衣之交”的韦皋自西川送来的礼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