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我姐姐出嫁以后也经常回来帮我照顾弟弟。”
“是经常。不是天天对吗?
“对。”
“天天能在家里的是儿子和儿媳,对吗?”
“对。”
“你父母想要一个儿子,并不惜付出高额罚款的代价,因为这是在他们的观念里最好的未来。这和你努力学习,不惜吃苦不惜付出巨大精力的代价有相似之处吗?”
当时自己沉思了很久才回答许老师:“有。”
“你父母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你弟弟,你把最多的时间精力给了高考科目,这里面隐含的人生目的有没有相似之处?”
“有。”没想到问题还可以这样理解。
“所以你和你父母都是能吃苦的人,你继承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特质,是吗?”
“是。我想是这样的。”
“在你们村里,一个女孩子应该学会哪些技能才能嫁个好人家?”
“洗衣做饭带孩子,这些是最基本的,农忙的时候还要能下地干活。”
“这些事你会做吗?”
“会啊。”
“是你父母教的吗?”
“是的。当然。”
“所以他们教会了你将来嫁到婆家的生存技能,是吗?”
“是的。”
“对于你父母来说,你嫁一个好人家就是最好的归宿吗?”
“是,我姐姐就是这样。”
“你父母的成长环境是怎么样的?”
“我妈妈是邻村嫁过来的。两人初中都没有上完。最远也就是到附近的县城、市里打工。”
“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的眼界能够看到多远?”
“不会太远。”
“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能有多少?他们对孩子的科学教育方法能懂得多少?”
“不会太多。”
“那面对这样的父母,你有什么感觉呢?”
“大概是感激谢谢您,许老师,我想我能理解我父母为什么那么对我了。谢谢!”
“不客气,我应该做的。好,我希望你这次回去,可以与你的父母达成和解。你觉得呢?”
“嗯,好的。”
“你准备与父母说些什么呢?”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