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接着聊了一个多时辰,谈得非常投机。
刘玘为了获得一个好评,当然要展示自己“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本事,大略的分析了如今的局势、各股势力今后的走向、朝局的走向等等,听得何颙心中暗自心惊。
毕竟在他看来,刘玘只不过是居住在小地方、从未出过门的一位聚室生徒,想不到他居然见多识广,似乎对于现在朝廷局势了如指掌,胜过自己许多。
而且刘玘对未来局势的判断也言之有据有理,明显可看出其并非泛泛之辈。
二人正聊着,忽然一个声音自门外传来:
“哎呀,想不到伯求居然到了此地,为何不提前说一声?”
张邈终于到了。
二人急忙起身相迎。
张邈一身白色布衣,精神抖擞,微笑道:“前辈既然行迹已漏,此处就并非谈话之地,不如上寒舍一叙!”
他在何颙面前也自称晚辈。
“也好,带我简单收拾一下!”说完,他便起身收拾物品,刘玘也跟着帮忙,何颙一边整理一边又说道:
“孟卓,令甥刘郎虽然未精习五经,然其洞晓时局,颇知时务兵略,汉室若要中兴,恐非他莫成,否则汉室必亡!”
啊?张邈一听,很有些惊讶,心想,何颙可是天下少有的能识人之人,没想到他对刘玘评价居然如此之高,他真有这番大才?
刘玘听到他这一番点评,心中暗自欣喜,忙叩首谢过:“先生如此高誉,晚愧不敢当,晚辈请先生收回此番评语……”
“你如此谦恭也倒难得,孟德虽然有才,诗赋惊人,然气一脸傲骨,倒是不如刘郎!”何颙又道。
旁边张邈说道:“先生,要说道诗赋,刘郎怕是你并不输于孟德!”
何颙一听,瞬间一愣,道:“哦?刘郎莫非也精诗赋?”
张邈道:“他前几日写过一首诗,晚辈看着也还不错,至少不输于孟德,晚辈就诵读一遍,请先生点评。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张邈声音刚落,何颙瞬间惊叫起来:“哎呀,想不到刘郎居然还精通诗经、楚辞,难得!
此诗借女子之美貌比喻自己怀才不遇,字虽浅白,然却仙影飘忽,让人如临画境;文字信手拈来,娴熟流畅,功力超凡……”
刘玘一听,又只得硬着头皮假装谦虚几句:“先生过誉,习作而已……”
何颙摇摇头:“看来士子果然应当行万里路,不曾想小小的寿张县除了孟卓之外,还有刘郎这般大才子……”
刘玘又谦虚几句,心想,现在有了他的点评,有了张邈与他一起为自己扬名,自己应该很快就会在东平国小有名气,这对自己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
临别时,刘玘以六斤黄金赠送,此时铜贵,一斤黄金只值一万钱,这些都是质弓所得。何颙倒也倒大方,稍微推辞一下就收下了。
张邈随后向何颙解释了一下黄金的来源,何颙知道刘玘“质弓葬人、收养遗孤”之举,不觉对刘玘更加敬重。
……
送别何颙、张邈,刘玘来县署上计掾办事房。
原来的上计掾姓王,五十四岁,身体较差,看着有些老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