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三年,一场兵不血刃的战斗使刚满三十的朱棣威名远扬。那年初,明太祖朱元璋便命燕王、晋王分兵合击元代丞相咬住、平章乃尔不花。
正值三月,天下大雪,千里荒原银装素裹。当燕王朱棣率大军出现在乃尔不花面前时,他正在帐篷内烤火。
朱棣围而不歼,派人劝降。朱棣摆酒设宴,乃尔不花感动得眼泪哗哗地流,主动要求劝降元代丞相咬住……
而另一路晋王,走一路停一路,一无所获。
燕王朱棣凭此一役,兵不血刃而大获全胜。自此之后,一代战神之名便落于朱棣头上!
淮水,燕王朱棣并不放在眼内。燕王朱棣如今所想便是直捣黄龙,因为他已得知南京----应天府兵力空虚!他接到公主朱瑛飞鸽传书的密函后,大喜过望。即便如他----一代战神,都未曾想过如此。当他接到此密信时,直接自扫了两个耳光,再足足大笑三声……
燕王朱棣指挥将士,舣舟扬筏,张旗鸣鼓,作欲渡河状。
南岸的盛庸对岸瞧着,整备兵械,严装设防,专待燕军南渡。谁知燕军鼓噪多时,南岸的盛庸军瞪得眼睛都酸了,却没见一舟一筏渡过来;差不多有小半日,各自还营休息。
忽然营外喊声骤起,杀到许多燕军,人乱马嘶,吓得南岸的盛庸军魂不附体。
这支燕军,从何而来?却是燕王命邱福、朱能等,从上流雇了渔舟,偷渡淮水,绕至南岸盛庸军营前,奋勇杀入……顿时全营大溃。燕王朱棣乘机飞渡,上岸夹击,尽获淮南战舰。
燕王朱棣遂下盱眙,攻陷扬州,杀死都指挥崇刚及巡按御使王彬,别遣指挥吴庸,谕下高邮、通泰、仪真等城,遂进营高资港,一时间舣舟江上,旗鼓蔽日。
京师震恐异常,建文帝遣御使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分道征兵。各处观望不前,或与燕王眉来眼去,有意归附。朝上六卿大臣,恐在京遭困,多半请出守,以便四逸。京内愈觉空虚。
建文帝朱允炆遣庆城郡主议和,乞割地救和,燕王朱棣自然不肯。
建文四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
燕师渡江。当是时,舳舻衔接,旌旗蔽空,微风轻飏,长江不波,钲鼓声远达万里,一派碾压态势……直下镇江。自此,燕王朱棣军前,已无任何障碍,直指应天府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坐不住了,委任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至燕师议和,愿划江而治。而燕王朱棣只愿殊奸!
而此时,齐泰、黄子澄欲出外募兵,请命于建文帝前。不待建文准奏,便自离去。
此际,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开金川门,迎入燕王,南京城陷。
未已,宫中火起,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至此,燕王朱棣的“靖难之役”取得圆满胜利。
且不说建文帝朱允炆用人不当,书生误国。北平到南京,按燕王朱棣的北伐路线,应自北平经过河北到达山东,攻克济南之后,再取得徐州,最后渡江南下攻取南京。
但是这条路上都是军事重镇,无论是济南、徐州还是南京要取胜均相当困难,且燕军数量少、缺乏粮食,一旦时间拖得久,更是难以为继;而朝廷的可回旋空间则很大,更是代表正统力量。不仅如此,他们还拥有淮河和长江的天险,根本不惧燕王攻击。
然而燕王朱棣取胜确有极大的侥幸。首先燕军已经陷入被动,就连山东境内的济南两次进攻都未克。鉴于此,他跳过济南和山东,自安徽东进,直接进攻徐州。朱棣亲自率军首攻徐州,不能克;卫国公主朱瑛知会朝庭空虚后,决定直捣黄龙,直奔南京。建文帝完全没想到燕军直攻南京,情急之下守军投降。朱棣成功攻克南京,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
史上西汉七国暴乱、西晋的八王之乱……叛乱难以取得成功。你打我我打你,最后也没分出胜负,大家都是输家!而“靖难之役”才是真正取胜的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