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章 出发!(2 / 2)东风暗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至于此次拒战金军有功的诸多人,岳飞、李纲以及钟氏父子、舅爷、乃至韩承宣手下的各级官兵怎么封赏,那都顾不上了,等皇帝和吴娘子从韩州返回来再说。

北行的楼船仍是三艘,只须换上没被乱箭插过的便可,马军一船,步军一船,赵构和吴娘子、女侍卫、岳教头一船,各船全都竖上金军的旗帜。

韩世忠的大船多数返回江防,只留两艘同往,韩州的待救之人此时也不知还活着多少个,那么这两艘巨舰去时装粮草,回来装人。

出发!

韩州之行的细节问题路上再说!

每一时,每一刻的延迟,都是在暴殄天机!

兵分两路,很快各奔南北,韦渊和韩世忠目送着两大三小一共五艘船开动了,这才转舵往南。

韦渊很轻松,姐姐没有意外的话也能回来,他故意不去想韩州的凶险。

……

赵构的船队正赶上顺风,大概又汇进了海中北行的洋流,简直不能再快,岳云提议说,大船空着也是空着,路上的粮草越快集齐了越好,越往北金军的势力越大,恐怕不方便,弄不好再走露了风声。

皇帝很是欣赏,同意。

半日后船队选择一处港口靠岸,岳云和张宪带着几十名“金军”上去,很快便拧着鼻子回来,那座镇子叫“完渎镇”,听着太不吉利了。

赵构呵呵一乐,“那就再走走看。”

又一日后,船队到了海州①。

这些人不能去海州城里筹粮,太招摇了。

与海州城隔着七里的海面有东海县,是一座大岛,东北方是港口,船队大摇大摆的进港。

镇子里的低级官员与金军占领前变化也不大,甚至官服还都是大宋的,但一听说四太子的船队来了,官员马上出迎,看过了船上的旗帜和服饰,没功夫核实金国怎么有这么大规模的水军。

这点仅有的疑问被他按下,对船上的人有求必应,船上这些人很急,也很横气,要了那么多的东西装船,一块银锭子也没给。

等东海县县令接到消息从岛的另一端赶过来时,船早都没影儿了。

县令嘀咕说,要不要往海州上报这件事呢?

镇子里的官员道,“卑职仔细看了船上的旗子,是四太子的帅旗!弄不好四太子就在船上哩,他既然在船上,那我们还报给谁?”

坐镇海州的那个蒲里衍还能有四太子官儿大?

……

从燕京回上京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出古北口②,经兴化、建州到柳城;

一条是往东先到平州,再到平岗,同样转入柳城道③;

第三条路最为靠近海边,也更平坦:由燕京出发先到海阳、再过锦州,不必到柳城直接就到沈州了,无须像前两条路那样,还得穿越海浪般的崇山峻岭④。

这条傍海路最窄的地方只有二、三十里,也最靠东边,虽说远过了另外两条路,但是它好走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