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下属从文件夹里拿出另一份资料,“28岁,职业演员。9月22日下午三点到达茛海场馆,等待彩排。晚上八点回酒店。”
“在那之后一直在睡觉?”
“当事人自己说……不清楚。”
“不清楚?”杨苏棣讶然。
“接到报警的警察于第二天凌晨4点15到达现场,发现了里面的尸体。在进行短暂地搜查后,于1005号室的床上发现李铭。他的房门被破坏,直到警察喊他才醒过来。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房门是从内部被破坏的。”
“等等,1005号室不是冯华的房间?”
“是。但从李铭身上也搜出了1005号室的钥匙。与此同时,前台应该放着的备用钥匙不见了。”
“他那把是前台的钥匙?”
“不错。另一把在冯华尸体的口袋里。”
“房卡呢?”
“也一样。共三张,一张在冯华的口袋里,一张在保管室,最后一张插在门边的开关里。”
“听着怎么像李铭当成了自己的房间?”只有当成自己的房间,才会想到插房卡开电源。如果想做一些勾当,完全没必要把自己的房卡插进去。比起李铭特意偷房卡钥匙的可能性,杨苏棣觉得告诉他房间号的前台更可疑。可惜,她死了。
死,就意味着什么也问不出,更无从得知真相。
不论怎样的阴谋,都会被死掩盖。
留下的,很有可能也是被蒙蔽的受害者。
“李铭的口供录了吗?”
“还没有。”
“怎么拖到现在?”
“报告长官,实际上,9月23日被警察喊醒之后,他就发病了。”
“发病?”
“是。嫌疑人有精神病病史,已经确诊三年,与公司签约之后就在房华市的一家诊所里治疗。他在医院昏迷了三天,情绪一直不稳定。有时会一个人对着手机自言自语。”
“确定不是在视频聊天?”
“确定!他的手机已经损坏,现在用的是新买的,我们在里面装了一些小程序,可以随时查看信息。而嫌疑人就是对着手机桌面自言自语。”现在自称精神病的人有很多,杨苏棣的下属起初也认为李铭在故作矫情。可监视了一周之后,他发现李铭的精神病确实存在。他会对着手机桌面自言自语,也会对着空无一物的角落说些听不懂的话。简直跟他们活在不同世界一样。
“我明白了。剩余的报告全部放到我的办公桌上。现场的指纹、血迹检测督促验化科迅速造成比对。”杨苏棣合上报告书,“现在我就去见见这位证人,顺便录个口供。”
“长官,您确定要在医院里录口供吗?这……不合……”
“他不是刚发病么?审讯室又阴暗又难闻,万一进去了又发病怎么办?到时候再起诉警局虐待证人?”杨苏棣大手一挥,“好了,我说在医院录就在医院录。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