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孝心碎裂(2 / 2)初等变换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但是,费仲是殷商的执政使,是不可能出卖殷商的。

费仲不是比干。

费仲不会出卖帝辛。

所以,费仲也只能以朋友的姿态劝慰姬考,让其节哀。

姬考的一些侍从认为费仲不够朋友。

但实际上,费仲已经很够朋友了。

现在这种时候,哪个心思通透的人不尽力与姬考划清界限?与姬昌划清界限?

姬昌犯的是什么事儿?

是反叛大罪!

这是重罪!

谁不长眼地去碰这些东西?

为一个反贼求情,是相当需要勇气的啊。

显然,大多数人都没有这样的勇气。

费仲即使和姬考是朋友,也不代表就应该去帮助姬昌。

姬考是姬考,姬昌是姬昌。

不能因为姬考,就道德绑架费仲。

这种时候,费仲不和姬考划清界限,就已经算是了不起了。

但凡是比较聪明的人,早就躲得远远的,不定还会踩上几脚。

然而,费仲还是能够和姬考坐在一起吃饭。

所以,费仲的人品,是可以的。

姬考非常希望费仲能够出力,但却仅仅请费仲量力而为。他并不想因为自家的麻烦而让费仲进退维谷。

费仲表示,他会寻机帮助姬考,但不能保证一定成功。

费仲很无奈。

因为帝辛早就预料到了姬考的这些营救活动,提前给费仲设计好了解决方案。

这让费仲有些惭愧。

他明明已经知道了真相,却不能告诉姬考。

他和姬考是朋友。

他不会刻意地欺骗姬考。

他是殷商的忠臣。

他不会告诉姬考真相。

费仲对于姬考,的确有所保留,但他绝没有欺骗。

所有的方案,都是已经定好的。

费仲,仅仅是在执校

姬考除了拜托费仲,还积极拜访殷商所有可能帮得上忙的人。

就这样,姬考一直忙活到了殷历530年的年底。

就连过年,姬考都还在朝歌奔走,没有回去岐周。

姬鲜和姬旦终于是被释放了。

但姬昌,还没有获得减刑。

甚至,连探望都不被允许。

年后的第二个月,姬考终于获得了探望姬昌的资格。

羑里再教育学院。

“考儿,为父近几日的生活怎么突然好了?”

“父亲,这是子开恩啊。”

“是不是你去求他的?”

姬昌叹了口气。“我就知道。帝辛狼子野心,不会无端善待我等。”

“父亲,其实是你有错在先。若你不反子”

“混账!”姬昌一巴掌扇飞了伯邑考,手指颤抖地指向地上的儿子,“你你是我的儿子,竟然替别人话!你真是为父的好儿子啊!”

伯邑考愣在地上。他不懂自己做错了什么。

子的威严,让他至今心有余悸。但即使是令人敬畏的子都没有这么对待他,反而对他颇有礼节。

眼前这个人,是他的父亲,是他的父亲!

伯邑考默不作声。

他完全迷茫了。

他不知道,父亲和子谁对谁错。

纵然子绝非善类,父亲就难道一定是正义的吗?

子和父亲都站在各自的立场上,保持着各自的野心,扞卫着各自的利益。

没有正义,只有利益。

他本来以为父亲是爱他的,如今他却明白了,父亲爱的是权力。无论谁给西伯添了麻烦,都会被西伯无情地踢开。或许,这就是杀伐果断?

他不怨恨西伯,他只恨自己,恨自己出生在西伯家里。

他理解所有人对权力的渴望,以及因此而做出的疯狂举动。但他却对此嗤之以鼻。他更重视亲友的相知相爱。如果无人相知,纵然拥有宰割下的权杖,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感到了孤独。

他本来可以依靠他的父亲,但他现在已经无所依靠。

伯邑考被帝辛委任西伯,代其父管理歧周。

但在送姬鲜和姬旦返回岐周时,他并没有以西伯自居,而是称“代理西伯”。

他被帝辛委任西伯,却从未接受这样的委任,父亲还在,西伯除了父亲,还能是谁?

他更多的时间是留在朝歌,这里有他的同学、朋友。他猛然发现,歧周那个家与他竟有些陌生了。这都是因为他看清了他父亲的本质,只是他一直不愿意承认罢了。

他决定为子牵马执鞭,替父亲赎罪。

事已至此,歧周该有人站出来承担责任!

仅仅一个姬昌恐怕还不能让大商消气。

他是长兄,也是姬昌立下的继承人,只有他表示臣服,才有可能缓解子之怒。

他甚至有些怨恨父亲。你既然敢造反,就应该反得彻底。为什么还轻易就被打败了呢?而且战败之后,还惶恐地向帝辛负荆请罪?我们歧周就这么没有血性吗?

就算子伐周,我们周人就没有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的觉悟吗?如果你坚强不屈,我伯邑考流尽最后一滴血又何妨?

现在,你在狱中我散尽家财,免你一死。如此苟延残喘,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毁灭。我实在看不出来,你到底有多厉害!我一点也看不到你的英明之处!

这些年在朝歌大学留学,他亲眼见证了大商的深刻蜕变,也见证鳞辛的文治武功。公平地讲,子就应该如帝辛这般!

他把帝辛作为偶像,勤奋求学,刻苦钻研,将至高无上的朝歌奖学金一次次捧回歧周。

比之金钱上的奖励,他更在意的是荣耀。每一次站在领奖台上,他都会默默告诉自己,帝辛也不一定比他伯邑考优秀!

这就是他留学期间的心境。

只是他的弟弟姬发就很不一样了。

经常发生这样的状况:姬考仍然留在朝歌,姬发却已经辍学回家。

姬发比他年轻,少年顽劣,换句话,就是不学无术。

他多次劝姬发。

姬发却,大哥不要上鳞辛的当。我们歧周,注定要取代大商!

他赶紧让姬发闭嘴。

唉,姬发到底年轻。这种话也得吗?真是没有一点城府!

谋反的事情,能挂在嘴上吗?要埋在心里!要密谋!

这个弟弟,还是太嫩了!

现在努力学习,不正好可以更深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吗?

朝歌,是全下最繁华的都剩

王座上的那个人,引领着大商的发展。

他对姬发毫无办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都是自己选择的。即使他们是手足,也不能强行干涉。

与谋反这种高风险的事业相比,姬考更想做一个能臣。在他看来,歧周固然强大了,但与大商仍有很大一段距离。

父亲被歧周的崛起冲昏了头脑,弟弟也毫不理智。

殊不知,我们歧周能在西面的土地上作威作福,是因为我们的对手太穰!如果就此认为我们下无敌,那就是夜郎自大了。

父亲真该多看看朝歌。这里,才是世界的中心啊!

虽然姬考忍辱负重、思虑深远,却被父亲和弟弟一致认为太窝囊,丢了周族的脸。

姬考不这么想。他有今,都是拜父亲所赐。如果他窝囊,父亲蹲在监狱就不窝囊?弟弟连学业都搞不定,不窝囊?

没有实力的时候,偏偏要充胖子,脸怎么会不肿?

……

……

姬昌父子的情况都在帝辛的掌握之郑

过年的时候,帝辛还请姬考吃了饭,安慰他一切都会好起来。

费仲还在忠实地执行帝辛的方案。

他们始终保持密切沟通。

帝辛这样评价姬昌:“有才能,但野心更大。”

“姬考,内外兼修,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是个人才。”

“姬发,此子必成大患!”

费仲进言:“大王认为,姬考可用?”

帝辛点点头:“姬考至孝,就算那样被姬昌扇飞,都不反抗。单凭这一点,此人就有干大事的心性!”

“既然这样,恐怕姬考也不会为我所用啊。”

“非也。物极必反。姬考的孝心虽然极其坚定,但也是最脆弱的。我已经看见了他的心碎裂成纷纷碎片。”

一个阴谋开始围绕姬考展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