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相自我改(2 / 2)洞一道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扩充德性。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这是你自己所作之福,內真定能外应,定会受这福报。如果只是仅仅向外驰求,能不能求得,就只能靠命运了。正所谓:

有德斯福,招财纳珍自来驻,

不义岂昌,财官利市求也无。”

袁黄恍然大悟,拜而受教。

便将往日之罪,在佛前尽情发露忏悔,又发誓多行善事,以报天地祖宗之德,以改自己命运。

所行之事,逐日在功过格上登记;善则记数,恶则退除。

到第二年礼部考科举,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了。

11年过后,袁黄有了个儿子,取名袁天启。

又过5年,袁黄登第,授宝坻县知县。

孔先生算袁黄只能活到53岁,实际上袁黄驻世74年。

袁黄是明代重要思想、军事家。万历二十年,调任兵部职方主事,正逢倭寇侵略朝鲜,朝廷大举东征,蓟辽经略宋应昌上疏请袁黄到军营赞画,与刘黄裳浮海渡鸭绿江。

平壤战役时,提督李如松以诱兵之计迎战倭军获胜,袁黄禁止李如松部下诸将割首级报功,李如松深为恼恨,而引兵东去,派袁黄守平壤,不增拨一兵一卒。后突遇倭军攻城,袁黄率领部下及3000名朝鲜兵击退了倭军,更是名噪一时。

袁黄初号学海,遇云谷禅师后改号了凡,意思是已悟了立命之说,不再落凡夫窠臼。

袁黄以自己亲身经历,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知道人可以“立命”,可以“自求多福”,掌握自己的未来,改造自己的命运。

他晚年以自己改命的亲身经历写了诫子家书,让后代依家书信受奉行,世人称为《了凡四训。

《尚书说:“天难谌,命靡常。”又说:“惟命不于常”,皆是真实不虚之言。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只是凡夫俗流之浅见罢了。

曾国藩对《了凡四训最为推崇,读后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将其列为后人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