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堂这个月每天都是人头攒动,忙忙碌碌,热闹非凡。
林云不是一个小气的人,但凡是给他干活的,他都会给双倍的工钱,并且还管两顿饭。后来,甚至同意可以带家人一起。
日子艰难,难得碰到这么好的东家,自然是带全家一起来。不过人虽穷,但起码的自尊还是有的,我吃了你的粮,就为你干活,天经地义。慢慢的,老人、女人和小孩多了起来。
林云二人来到忠义堂门前,正巧遇见一男孩抱着根木头出来,不知道他要做什么,问道:“小子,这根木头你要拿去哪?”
“扔了,”木头比较长,挡住了小孩的脸,声音从木头后面传出,听着居然格外的有立体感,“裂开了,不能用了,东家说,坏掉的木头不能用,安全第一,绝对不能出现豆腐渣工程,害人害己。”
这小男孩看着才十来岁年纪,声音憨憨的,说话意外的有条理。男孩将木头往路边一放,拍拍手就往回走,看到俩人还站在门口,说:“你们是来找工作的吗?这里已经不招人了,你们走吧。”
林云看着这小屁孩,说话跟个大人似的,打算逗逗他,用苦涩的语气说道:“不招人了吗?我们是其他县的,今年雨水多,糟了灾,家里没收成。听说这里招工,东家人好,给的工钱多,还管饭,所以大老远赶来,就让我们进去吧。”
说完拉着张飞大步往里走,小男孩看到俩人蛮不讲理的要冲进去,双手张开拦在门口,急了:“你这人忒没规矩,我刚才已经说了不招工,你还硬闯,是何道理。”
两人在大门前拉拉扯扯,时间一久,小孩的嗓门也越来越大,这时从里面出来一壮汉,对男孩说:“徐邈,让你扔一根木头,去了那么久不回,为何还在外面吵吵闹闹。”
徐邈有点委屈,心想又不是我的错,指着林云说:“大人,这两人闹事,好生无理。”
听到有人闹事,壮汉顿时不乐,刚想发作,发现竟然是东家,一巴掌拍在徐邈后脑勺,说:“笨蛋,你不是一直想见见东家吗?现在站在你面前的就是,你还要把人赶走?”
徐邈上下打量林云,见其身长尺,面若紫玉,双目炯炯有神,如繁星闪耀。暗思:这人虽然长的有模有样,可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读书人,如何能写出那惊世之作,疑惑的问:“那篇文章真是你作的?”
林云知道他说的是哪篇文章,就是张载所作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林云不懂诗不懂词,也不会写文章,只记得这篇,就拿来用了,本着不放过任何机会吹嘘刘备的原则,把这四句话的创作者强加于其身,回答道:“这篇文章是我大哥所写。他姓刘名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玄孙。”
听到不是林云所作,心下了然,想:这才对嘛,这不讲理的汉子,怎么能作出这等好文章来。也就是那刘备,身为汉室后裔,才能有此志向,有此才学。
知晓了身份,当然可以进去,林云拉着徐邈一起进屋,边走边谈,得知他真的是那个曹魏后期名臣。
徐邈,171年生,有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的名声。问他为何到这里来做工?他说他从蓟县老家出来游学,途径琢县的时候丢了钱袋,四处找活碰壁。一次偶然的机会,听说这里会用小孩,就来了。
又说,起初只是想填饱肚子,赚些旅费,可是当他看到那篇传世文章后,全身筋脉舒畅,念头通达,想这人必是天下名士,就问工头能不能引荐,得知东家不在后,一直留在这里做工,想着工期结束时,总能见到,可惜事与愿违。
林云心里偷乐,你确实等到了,不过这人也是抄了别人的作品,其实他是个文盲,写不出任何诗句,不过这种扫兴的话可不能说,我还想忽悠他以后跟着大哥混呢。
让工头把所有人召集到戏台前坐下,看着底下的几十个观众,林云咳嗽一声,开始演讲:“非常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辛勤劳作,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忠义堂……”
手舞足蹈,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越说越来劲,可台下的观众却听得昏昏欲睡,连打哈欠。陆陆续续持续了一个时辰,要不是觉得口干舌燥,还不想停下。
林云下台走到众人身边,说:“怎么样,我的演讲是不是特慷慨激昂、感人肺腑,大家有没有想哭啊。”
徐邈掏了掏耳朵,心中非常不屑,想着:从没听过这么枯燥乏味的演讲,一点感染力都没有,这人还好意思夸耀,太没自知之明了。直接略过此事,从身后推出一个与他年岁差不多的男孩,说:“他叫田豫,路上遇见的,才学不下于我。”
又一个?先是麋竺,后是徐邈,现在连田豫都来了,真是名将大放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