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五十四章 方向与条理(1 / 2)乐江渔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配送中心有了老马一家的加入变得更热闹。程洪的生活质量也提高了不少。老马嫂为了感谢程洪,把他的生活都给承包了。老马也每天都围着程洪转,除了帮助儿子种花卉,就是跟在程洪的屁股后面。

“何书记前天是话里有话呀,我这么搞合适吗?要不还是让孩子回厂里去?”老马担心地问道。

“有个兄弟喝酒聊天打屁。他说发展经济,这是屁事。我不象你城里娃,我最希望农村富起来,我的兄弟们也不用在外面漂泊。”程洪一边摆弄着盆景一边讲述故事:“可我没有办法让他们赚钱?我要有这能力,我就先让我的兄弟们富裕起来。

我承认我有私心,但这不恰恰证明现在农村的现状?自己都不能富起来,怎么带领群众富起来?我农村里长大的都没有办法,你这城里娃就更不要说了。就这样吧,土地里刨不出金块来,还不如在外漂泊多赚几个钱。

我不服气,我就想呀,怎么才能破这个局。我自视太高......想不出办法。一切只能是理论,城里娃不懂农活。不说这个......

我们反过来想,干部怎么发展农村经济?党的大方针没错,需要致富带头人。可我们城里娃和乡下娃都不能成为致富带头人。培养一个?不现实呀,人家能信你吗?你担风险,让人家赚钱?我程洪没有这觉悟,我也亏不起。

招商引资引个老板来投资,资本嘛,以赚钱为目的。他们难免会顾前自己赚钱做出有损群众利益的事情来,不能得到群众拥护,就会在当地站不稳脚,很多人都失败了,或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政府给优惠政策,付出与收益就成不了正比,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所以,我们一部分想干事的干部只能把这个理论先让亲人们试验了,赚了,给亲人找一条路。亏了,也是为了亲人。算是能找到一个心里平衡。我程洪不是第一个这么想的,我只是想到了,但有人却是去做了。

豆燃、李大中,他们俩就走在我们的前面。他们成功了,带动整个村或几个村的人赚钱了。要是失败了呢?豆然他们就亏大发了,亏的是他们自己的钱。

所以,我不认为他们违纪了。所以老百姓也不认为他们违纪了。他们有功于李塘和松树村的群众。评判标准是什么?你所做的是否有利于维护群众的利益,是否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取群众的利益或伤害群众的利益,是否通过不正当的手段私吞或获得国家利益。

李大中和豆燃并没有赚群众一分钱,也没有套取一分国家的补助补贴。个人反而资助了很多的群众。你老马只要不越过这些红线,谈什么违纪了?

过一两年,你儿子儿媳妇学会了技术。回到老家做产业,带动的是一个村或几个村的经济发展。你只要仍然坚守这些红线,多帮助群众。谈何违纪?

干部也是人,党员也是人。他们的家人也要生活,也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坚守评判标准和红线,你就没有错,没有错你还担心什么?”

“你为什么不告诉何书记?”老马有些不解地问道。

“他会想明白。如果他不能想明白,告诉他又有什么用?”程洪无奈地摇头说道:“何明同志不简单,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推动合江模式,就说明他差不多想明白了。说实话,我也有私心,他想明白了,谭书记也就想明白了。

谭书记想明白了,就是全县群众的福气,也是干部们的福气。纪委在执行纪律的时候就多了一条解释,评判责任时就有了一条明确的准绳。干部做工作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也不用吓心吓胆的不敢担责了。都发展了,就不会有人老是盯着我,我也轻松了。

老马,我们也要总结呀。工作能不能搞好,方向最重要,正确的方向决事业成功与否。其次就得看条理是否清楚,条理不清楚就乱了,乱像丛生,事倍功半。我们俩从合江村到何家村,就凭着这两点把事业给做成了。

最近呀,我看了很多党的理论方面的书。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呀,我们应用的只是很简的一些理论而已,却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

问题是我们的干部,要么就是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要么就是歪嘴和尚把经给念歪了。很简单的事情,搞得那么复杂,静下心来想想就明白了,纯属庸人自扰。”

“你不也是现在才想明白?”老马坏笑了一下。

“......”把程洪能堵住了,良久才叹了一口气:“其实呀,所有的干部都得发配到这配送中心来。你看看,黄书记都把自己发配到这里住了两个晚上。”

“得瑟吧。”老马翻了一下白眼:“每天好吃好喝着,还发配?只要你开口,镇里很多领导都会赖在这里不走。你看何书记,都惦记上你的酒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