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了也好,断了某些人的念想。”程洪无奈地摇了摇头:“散伙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不管形势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是无法毁了的。走一步看一步吧,最后结局谁也说不准。
对于合江村来说,这不一定是坏事儿。不经历风雨就成长不了,现在的局势更让我坚定在认为我们的发展方向没有错。我们的基础有了,发展的势头谁也阻挡不了。就陪着某些人玩玩吧。”
“你呀,还真是成熟了。”老刘叹了一口气摇头。
“不成熟能成吗?但我不喜欢。”程洪闭目深沉地说道:“内斗内行,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呀?花那么多的心思到政治上......要是放在经济发展上,得产生多大的发展动力?”
“想多了。”老刘翻了一下白眼:“让不懂经济的人去搞经济......哼,添乱不是?你还嫌不够乱吗?在经济这一块,你还真是内行。说说吧,你为什么对合江村的经济发展那么自信?也让我心里有个底儿。”
“好吧。”程洪想了想还是决定给老刘交个底,毕竟他能在合江村呆多久可没个准,离开之前把事情交待好对得起自己的心:“发展经济上,很多干部都步入一个误区,总认为搞了多少企业,增加了多少税收才是衡量发展经济的标准。
也有人认为形成产品,打开市场才是发展经济。眼光远一点的认为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就是发展经济的终极目标。
其实不然,人才是根本。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很久,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增收。而发展经济的动力就是人才和技术。市场什么的,呵呵,有人才还怕没有市场?
从这方面去想,那么我们的方向就得调整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把重点放在人才培养和技术积累上。农村的文化素质虽然不高,但也不是瓶颈。有利益驱动,他们就会改变思想,他们就会主动去学习技术,主动去寻找市场。
在农村里,象玉龙这个基建老板,他一年得为合江村带出多少泥水工?合江村出现了一批卖菜和一批种菜的,有钱赚了,就会呼朋唤友加入这个队伍。这产业链打造好了,这人才不也培养出来了?”
“你这盘棋下得挺大的。你是怎么想到这一点的?”老刘到今天才算是明白程洪是怎么想的。
“我们县有几个特色乡镇。象基建大乡,就是因为有集体的基建公司,公司现在倒闭的,但那些人才还在。当基建老板的很多,一直拉动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就业,从而形成了一个更大的产业链。
玻璃行业,陶瓷行业还有制革、织造等等,都是集体企业倒闭了之后,人才外流形成了新的人才培养链和就业链。虽然都是家族式或亲朋式的多,但这模式在农村的生存力强得很。而我在合江村做的事,就是发展企业的同时加快人才的培养步伐。”
“以前你说过,但却没有今天这么透彻。你小子,还藏着掖着呢。”
“是你悟性不高好不好?”程洪倒没有再刺激老刘:“合江村的发展谁的功劳都不小,当然,这也是逼的。
先是琼丫头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平台,开启了梦想之旅,老皮一直利用平台添砖增瓦。接着陈悦打造了一个硬件平台,夯实了发展的基础,然后又创建了一个技术平台。
再就是老布带着合江村人走出去卖菜,找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的快捷之路。这也是我尊敬和替老布说话的原因,他起了不小的作用。”
“看来只有我和老曾没做什么了。”老刘调侃了。
“错了,政工干部都是背后的英雄。”程洪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每一份计划,每一个步骤的实落,什么时候少过你们?
刚才说的只是情绪话,说实在的,不管我落得个什么下场,我决不容许谁破坏合江村的大好局面。老刘呀,合江网还是我们手中的一张牌,你得握好了。是我们的喉舌,不仅老百姓关注着,还有很多上面的人关注着呢。”
“这张牌不好用。”老刘摇头。
“还是胆子太小。”程洪翻着白眼:“只要讲政治、讲策略......在规则范围内使用嘛。都要退休了,谁敢让你退不了休?还那么怕死?”
“切......”老刘竖起中指,然后软软地放了下来:“好,谁要是做出威胁合江村大局的事来,我也拼了。行不?”程洪笑了笑没有说话。
“当前我们要做什么?”
“扶贫呀,把基础工作做好。今年要脱贫了,少不了什么验收检查什么的,而来合江村的领导一定不少,不说每天都有接待,平均一周一两次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