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和李秀秀之间,因为一次教歌,李秀秀竟把本来安排让大海,为村剧团几位跳舞的女演员,教一首我们是延河畔的好儿女,没有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而苏团长竟意外发现了,村剧团识谱能力强的人中,不只是大海一个人,李秀秀也算一个,以后,团里有歌曲教唱的任务,也交给了李秀秀。
大海这一段时间,觉得他具有当一名小学音乐老师的水平,就是让他当上初中音乐老师,他也能教得了,他总在寻找机会,实现他这种,当一回音乐老师的梦想。
这个故事先从哪里开始呢?
大海的家,在村北公路下边,大海的爷爷奶的家,在村以南,离大海家稍有一段路。
大海很多时候,去睡在他的爷奶,晚上睡觉的一个土炕上,吸引大海的,能听到奶奶给他,讲杨家将的故事。
大海到他的爷奶这一段路上,经过生产队长李怪叔家门前,门上安有一个小喇叭,常常播有红灯记、或智取威虎山或沙家浜的京剧唱腔,听到后,就给迷住了,静静地站在那里听,听完了,当一位甜甜的女主持人说:“今天文艺节目就播到这里,”才留恋不舍地,向到他的爷爷奶奶屋子走去。
有一年夏天的一天下午,大海到村西街一个新华书店,走进去,看都有些什么书。最想看到的书,或是什么好看的小说,或是什么音乐之类的书。
在一个书柜前站住了,整天要找的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的京剧唱腔全有,而且封面也是红红的,像是春天里,百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的那种红得醉人之感。
贪婪地把好三本京剧唱腔,拿在手中,舍不得放下,想归他自己所有,却口袋里拿不出一元钱,三本书的价钱,每一本一元钱,三本合计起来,三元钱。
这三本现代京剧唱腔,正是他自己想得到的三本书。
一位女工作人员,脸色白皙,一双长长的大辫子,搭在后肩膀上,模样儿俏丽,双眼清沏,如湖水般一样有精神闪烁之感。她的头向大海看书的柜前,目视了一会儿,心想:在农村,还有对书这样爱慕倾心的人?并且是音乐方面的书,这类书,很少有人碰它,但这个农村娃,怎么这样喜爱它呢?那音乐书里,藏着一个什么美的精灵?吸引着这位农村娃的心呢?
大海对那女工作人员求着说:“这三本书给我留着,不要卖给别人。”
那女工作人员却说:“这个我留不住的,如果有人要买,难道说,我不卖给人家吗?”
“你帮我看一会儿,我现在回去拿钱去。”
“你快点来!”
大海坚定地回答:“我就来!”
大海从街上这个小新华书店出来,脚步走得慢慢了,不是闪电般般向他家里跑去,给他的父母亲一说,他的父母亲就把钱给他了,就是有钱,只是安排家里过日子花钱用钱,那里会想到让一个小娃,去买他自己爱的书呢?
大海自己这一阶段,虽说是一位农村青年了,如果天天上工,一天还挣不到十分工,最多七分工,七分工是多少钱呢?十分工三毛钱,也就是两毛一分,一定要把太阳,从东边山上接出来,送到从西山,完全落下去。
村中一般的农民家里,没有什么钱,也有几家,女婿当汽车司机,家里会有零花钱的,只能在这样的家里打注意,想办法,看人家能不能借给他三元钱?
大海首先想到了一位同族的张爷家,张爷的老婆,叫菊英,大海叫她菊英婆。因她的女婿曹娃,在外面开车,一定会给她外母娘零花钱的。
大海先想到自己的家里花钱情况。
大海的父亲,为了让家里有零花钱用,养了一头母猪,为的是母猪下猪娃,一窝下八个,或十个,大约三个月主能下一窝。每下一窝猪娃时,大海的母亲,给精心喂养,长到了不到十斤重,就由大海的母亲,装在两个笼子里,然后由大海的父亲,挑到街上买,正好就在,自己家的门口买一样。
大海的父亲,把猪娃在街上逢集,卖了之后,拿着钱回到了家里,大海的母亲脸上,两颊露出的笑容,一下子多了起来。
大海的父母亲之间,还要争论,养猪娃挣到了钱,谁的功劳大?争论的最后结果,总是大海的母亲取胜。
大海的母亲总是笑着说:“娃他大,你提出了养母猪这个点子好,可是下了猪娃,是谁管得好呢?我给煮猪食,细细心心地喂,不是我喂得好,你能卖到钱吗?
一窝猪娃,下十个,当时最多能卖上一百多元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一笔收入了。这钱,都是大海的母亲给管着,一般情况下,是舍不得花一元钱的,除过人情行门户之外,不花不行的时候,才花卖猪娃的钱。
大海先想求他的母亲,能不能给他三元钱,支持他买到那三本现代京剧唱腔。
大海走进了小院子内,走到院子中间,有一棵杏树,杏子已经熟过后,家里和到院子来的人,都吃守这树上的否,都说好吃,甜。
大海凝望了一眼那棵杏树,树身高高的,粗粗的,树身像是在太阳光返照之后,变成了一种红亮亮之感。
那一段粗树身子之上,像一把撑开的大伞,在天空向上,伸开了一大片,如在空中架起了一座小山。杏树上的枝条,长长的,千条万条,相互联系得亲亲密密。
杏子熟了的时候,大海的母亲,从上屋内,拿一条长竹杆,笔直起身子,站在树下,对着杏树上黄透了的杏子枝子,敲打了几下,树下边,落上了厚厚的一层,黄亮亮的杏子。
树下捡杏子的人,一个是大海,一个是李婆。李婆提了一个小竹笼子,捡了一笼子。这是李婆到大海家来,和大海的母亲要碗酸菜,这位李婆,并且是大海母亲的知心朋友,李婆要回家,大海的母亲就亲自用竹杆打杏子,让李婆提回她家去了。
这一棵杏树,让大海熟知了,多少村中人和他们家里的亲情关系,同时,这一棵杏树,也和大人之间有了一定的感情。大海多少回,每从村子里回家,就是经过这棵杏树,走回到北面正屋子的。
这一棵杏树上结的杏子,也让大海吃过满足过,并让大海,还送村中那几位玩音乐的人,来到了小院子杏树下,摘的吃过。所以大海对这一棵杏树,是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的,这一棵杏树,也能理解,大海心中想的是什么,它想得到什么。
大海从西街的那个新华书店回来,走到了小院子杏树前,大海一看见杏树时,突然听见杏树,忽然对大海说话了:“大海,你想得到什么?”
“我想得到三本书?”
“什么名字的三本书?”
“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的京剧唱腔,音乐类的三本书。我们西街的新华书店就有,只要付上三元钱就行了,我想求我的母亲,给我三元钱,我的母亲不知能不能给我?”
杏树的整个树枝,轻轻地摇了摇,像是对大海摇头一样,然后轻轻地说:“你这会儿求你的母亲,没有用的,你的母亲虽然有一些钱,但她舍不得让你买书用的,你还是求村中有钱的人家,先借上三元钱,到后来,这还是你的母亲给人家还。”
大海又凝视院中这一棵杏树时,想听到他再次为大海说的话,却没有有听到。
大海暂且下定决心,打算到家里后,求他的母亲,看能不能给上他三元钱?就会把他买书难的事情,给解决了。
慢慢地跨进门内,母亲正在屋内,做家务活,正在为大海做一条粗布裤子,父亲没有在家,上山给队里干活去了。
大海对他的母亲说:“妈,我到新华书书店,看到了音乐方面的书,有三小本,需要三元钱,就能买到。”
大海的母亲一听,早知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大海的母亲劝到:“大家,咱们家里那有什么钱?你也是知道的,你和你大,在山上挖约,晒干后,挖一天能挣几元钱?你一开口,就要三元钱,家里现在也没有这三元钱。”
大海又求他的母亲说:“妈,你给我三元钱,把书买到后,我挣钱,上山挖药给你还。”
大海的母亲却说:“娃,你这是干正经事吗?买那样的书,能当饭吃吗?你一天就是打些虚注意,你看以后,你这日子如何过?”
大海的母亲说大海,一天学习音乐,比如说唱歌,练习吹笛子,拉二胡等,这些看来,都与那个真正过日子,不是一回事。过日子,家里养的母猪,没有猪草了,就去上山给打一笼子草,提回来,倒在猪圈里,那母猪吃了,吃的时候,还发出一种吃草时,嚼的那种清响的声音。家时做饭没有水了。大海挑着两空桶,到丹江河北岸那个清泉水池前,挑回来两桶水,倒进水瓮里,哗哗地一个颤响。过年了,全家人,每一个人碗里,端的是白米做的米饭,而且还做了几样好吃的菜。每顿,大海的母亲给家里做饭时,锅灶里,有烧的柴,拉着风箱,呼呼地响。这样的生活细节不是虚,而且是实实在在的,那就是真实存在。
大海学习音乐,真是就没有用处吗?大海从自己的生活中体会出,人虽需要物质的一切,但人是高级的动物,同样需要精神层面的东西,需要文学,需要音乐,需要所有精神层面的东西。
为什么当我们每一个人要常常去想,一件开心的事呢?想到花儿开的时候,那为什么心就开始欣喜起来?这种存在还是虚存在,但在感觉方面却是真的。
为什么想一件不开心的事情,还没有真正见到一类物,就会有不开心的感觉呢?
大海的母亲听到了大海,要她给家里三元钱,想到:这大海,要我给他拿三元钱,想得这么简单,买那书,有啥子用?这娃怎么一天不谋正事,怎么尽想些与过日子无关的事,买那书,能当饭吃吗?按说家里,也有几元钱,就在楼上那个红箱子里,一个小铁盒里放着,我和他大,挣几元钱,也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
大海听到了他母亲的表态,心想:看来,我想从我母亲那里要到钱,这还真是不行的,那怎么办呢?谁能借给我钱呢?大海还是首先想到了张婆,也还是一个家族的,好张口一些。
大海从屋子门出去了,也没有经他的母亲,做什么事去,他每一次从屋门出的时候,他的母亲都会为他不放心,他做他贪玩的事情,晚上出去,找村中玩音乐的人一起玩音乐,她的母亲总会说:“不要在外面玩的时间太久了,让大人为你操心”云云。
大海从屋门向外走后,她的母亲又想到:大海问我要三元钱买钱,我没有给他,他一定会向,村中去借,借下了钱,人家给我说了,还不是大人给人家还吗。
我总不明白,大海这娃,为了买书,这么用心啊!
大海从他家楼门出去后,向南不远,就能很快到菊英婆家里。
大海想到:这菊英婆,会借给我钱吗?我为什么想到,向菊英婆借钱呢?只因张爷是我同姓中,一个大家族的,五代人以前,还是一家人。更重要的张婆在村中,比村中别的人家,都要强很多,家里零用钱,会有的,听村中人常说:数一下吧,从东街到西街,那家人的经济状况,是怎么一回事,我都有一个谱。先说张家大院子吧,菊英家里,那家人,有女婿给寄钱,拿上几百元钱,能拿得出来的,别的人家里,能看得出来的。大海假如,他这样想的时候,对他买书的事情,就会更坚信他的想法,不会错的,就打算向菊英婆借钱买书。
菊英婆不借给她怎么办?他说什么话。会让菊英婆信服他?大海也许会说:我上北山挖药买,买下了钱,给你还。
大海慢慢地走着,就走到了张婆家的楼门外,楼门一面红土墙,土墙上面,还有一个小洞,放有一个泥雕像,塑的是土地爷,面前放在一香炉,并且插有红香。红香是点着的,散发出袅袅的香烟,在土地爷泥的身子上面浸透着,还向外边跑了出来,那香味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大海从张婆家的楼门进去,一个四方小院,正北三间土瓦房,在太阳光照耀下面,一道高高的红土墙上面,似乎变得更红艳了。
小院子内,有张婆家养的一群小鸡。一群小鸡前面,引着它们在小院子吃食的,是那只大母鸡,它那鸡冠一个半月的圆形,参差的红艳。大母鸡,让人看了,它是精神斗数,昂扬着头,要尽最大的责任心,管好它的每一个儿女们。
大海到了正屋门前,门开着。
大海向里喊了一声:“婆。”
开门人正是菊英婆,脸白白净净,后勃子上面,搭着一双长辫子,一双大眼睛,还处在清沏时候。
张婆一见大海心想:这大海到我家来做什么?他一定有什么事儿?或借什么东西,只要我有,就会借给他的,一家子人,还有说不借的理。
大海为了借钱买书,只好张口了。
他这时候,有如同红楼梦里那位,刘姥姥引着外孙子小板儿,经过周瑞家的帮助,已到了贾莲的住处,见到了王熙凤。王熙凤手上拿着一个小铜大柱儿,拨手炉内的灰,刘姥姥姥和外孙板儿,还有周瑞家的都站在近前,王熙凤,也不接茶,也不抬头,非常会拿劲儿。
那刘姥姥本不想说什么,为了想得到熙凤,给她的银子,说明什么原因,今带着你侄儿,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没有一点办法,只好带着你侄儿来。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他的小说说过一句话,文明需要表达,好比肚子饿了,张口向人要食物,才会达到作用。不表达,肚子需要的食物是得不到的。
大海为了向张婆借钱的事情,他此时就站在张婆的近前,一进她家屋内中间一处地方。
大海也是不得不说了,不说,张婆根本不知道,他这会儿,到这里做啥子来了,只好求道:“张婆,你借给我三元钱,我想买三本音乐书,我上山挖约,挣下了钱,很快还你。”
张婆一下子听明白了,这娃是向我借钱,我说了,他到了我这里来,要不,他能到我这里来吗。整天碰着他,他也没有想到,到我们家里来过一回。这下可好了,为了买他所喜爱的书,才到我家来了。
实际上,我的柜子里也放有几元钱,这件事,我不能太轻心了,还应和我外头人回来后,商量一下,看他是个啥态度?他说敢借就借,他若说不借,那就不借算了。
张婆对大海怀疑地目光,看了一眼,犹如心中被什么触动之后,对大海说:“大海,你拿什么还我呢?你现在还不会挣钱,没有挣钱的能力。”
大海为了让张婆相信他,他说:“你没有看见过,村中的小娃们,背上背笼,上村北山,扛着镢头挖药买吗,也能挣上十元八元的。”
张婆听了一笑说:“我把这你们这一伙们,怎么挣钱的事情,都给忘记了。说实话吧,我这会儿家里也没有钱,明日我女婿来我家,我看来了后,能不能给我几元钱,给了后,我再给你,你也不要还了。”
大海见一时恐怕,还借不到钱,就问张婆说:“我什么时候来家,你就能借给我三元钱?”
张婆想了想说:“你后天下午,也是这个时候,我会在家的。”
大海听了张婆说的话,他信了张婆的话,只好先回家去了。
时间一转眼就是第三天来到了。
话说大海回家后,张爷回到家里,张婆对张爷说:“我给你说过事,你听见了没有?”
“听见了。”
“大海到了咱家一回,要向我借钱,我说家里没有钱,你说能不能借给他三元钱?”
张爷听了后,先说:“那狗日的,以往护他家里大人,恨过我,帮助他家里人,打过我,你没有忘记那天晚上吧,我和他爷爷,因一件小事吵架,我动了手,他的爷爷动了手,大海也动了手,他向我的头上狠按下去,我当时跌倒地上,那头的痛感现在还有。”
张婆也气着说:“大海从他爷家里出来的时候,那是一个下午,我一看见他,不是也帮助你,想打那狗日的。他跑得很快,跑掉了。如今事情过去好久了,大海只不过是小娃,他不懂大人之间的矛盾,小娃不应参与的”。
人总是往好的方在转变的,想咱们也做过对不起大海爷爷的事情,现在,大人之间早平和了,认为从前的一切都是误会,都是没有必要的,人和人应相互给些帮助,不要太计较一些小事,放大它,求团结向上,这也可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