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需要这么急吗,就不能缓一缓,等各方面都准备好之后再进行吗?”
倪广南皱着眉头说道,看得出来他对沈瑞的解释还是不满意,同时也反对沈瑞过于激进的做法。
“老倪,你也是出国做过访问学者的人,相信你也知道我们中国和那些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道理是一样的,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有多大,我们公司与国际科技巨头之间的差距就有多大,如果我们按部就班的发展,那么你告诉我,我们得用多少年才能追上这些科技巨头”
沈瑞向来不擅长说服别人,但是倪广南是他手下头号大将,他对公司未来的战略设想还需要倪光南来执行,正因为如此,沈瑞不得不努力说服倪光南,希望获得他的全力支持。
这次轮到倪广南沉默了,曾经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担任过访问研究员的他,当然知道此时的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他看来中国要追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最起码还要奋斗五十年。
此时的中国经济发展,不要说与发达国家相比了,就连英国的殖民地香江都比不上,倪广南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期间,曾经看过一份调查报告1981年,弹丸之地的香江,竟然达到中国大陆的53左右,要知道此时的大陆有将近9亿的人口,而香江只有518万人口。
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差距,甚至让一部分了解真相的社会精英感到绝望,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精英出国之后就一去不复返了。
其实在加拿大工作的时候,对于要不要回国,倪广南自己也动摇过,当时他的年薪是43万加元,按官方汇率相当于中国国内工资的70倍,工资是一方面,科研环境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刚刚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在科研环境上是远远比不上加拿大的,但是在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倪广南还是义无反顾的回国了。
现在听到沈瑞把中华高科和国际科技巨头的差距,与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做对比,倪广南觉得这个比喻很恰当,中华高科要想追上国际科技巨头,那只能走超常规的弯道超车发展之路,这条路也意味着激进而又充满风险之路。
不过,要是不走这一条路,而是按部就班的发展,中华高科就永远活在国际科技巨头的阴影之下,永无出头之日,永远不能成为一流的科技企业,这无疑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看到倪广南的态度有些软化,沈瑞继续说道“我也知道扩张太快会带来风险,但是我们别无选择,为了将来不受制于人,我们只能选择一条相对激进的发展战略,老倪,我希望你能支持我!”
想到历史上,美帝国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的“斩首”战略,沈瑞就有一种时不待我的感觉,现在美帝国的信息产业刚起步没几年,这是中国或者说中华高科追赶他们的最好时机。
一旦错过这个时机,将来肯定要比现在花费上千上万倍的代价才能追赶上来。
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沈瑞改变不了,但是他觉得自己可以改变中华高科这个小环境,这也是沈瑞把赚到的钱全部投入到科技研发中的真正原因。
毕竟对于一个拥有未来几十年先知先觉的重生者来说,赚钱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了,钱到了一定的程度,真的就是一个数字而已,沈瑞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不然也太浪费老天给自己的这个重生名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