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萨布兰卡,这是一首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的经典歌曲。
很多人都以为它是同名经典奥斯卡获奖影片《卡萨布兰卡又名《北非谍影的电影主题曲,但其实并非如此。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是著名的音乐人贝蒂.希金斯。192年的时候,他和自己现在的妻子、当时的女朋友一起在房间里观看电影《卡萨布兰卡,因为看完影片之后特别感动,也为了追求当时的女朋友,所以他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同名单曲。
这首歌一经发布就迅速走红,并且因为和同名电影特别贴合的节奏,被很多人引用到电影的剪辑之中,以至于到了后来,大多数人都误以为这首歌就是《卡萨布兰卡的主题曲,而忘记了电影的主题曲其实应该是《As time goes by时光飞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当了老师以后性格比较沉稳的原因,陈路特别喜欢这种经典的老歌。
他对现在网络上流行的一些口水歌曲并没有兴趣,反而是对于这些老歌,百听不厌。
他的房间里,专门买了一台二手的留声机,还有很多类似于《卡萨布兰卡这样的老唱片,古今中外都有,其中有些还是从旧货摊上淘来的孤品。
这首《卡萨布兰卡,并非是陈路的最爱,但是却是最适合他眼下演唱的歌曲之一。
为什么呢?
要说清楚这一点,就不得不说到达沃德星球上的流行文化。
达沃德星球是一颗和地球截然不同的异星球,它的流行文化,也不像地球上那样,有着泾渭分明的东西方文化的差距。
或许是因为这颗星球上的居民,大多都是由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进化而来,因此这里的融合氛围要比地球上更好一些。
人们不会像西方一样,追求极致的个人主义,也不会像东方一样,讲什么中庸之道,推崇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集体主义精神。
在达沃德星球,大家伙都讲究在不损害集体利益的情况下,尽量的追求自我的展示和发展,所以这里的文化,包容并蓄,其融合程度和老百姓的接受能力,都要远远地超过地球上纯粹的东方文化或是西方文化。
也正因如此,无论是东方的古典美、含蓄美,还是西方的直白美、张扬美,在这里都能受到广泛的接受和推崇。
这里既有西方浮士德似的歌剧和美声唱腔,也有东方婉约的宫调和民族唱法,可以说,这里的流行文化丰富的程度,要大大超过陈路的想象。
因此陈路在这里无论是唱东方的歌曲,还是唱西方的歌曲,其实都是能够被人接受的。
只是在青龙之国,这里偏向西式文化的地方还是要多一些。
这一点,从托马斯.沃利等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也正是为了这种“入乡随俗”式的适应性,陈路在仔细思考过后,才决定演唱一首西方风味更加浓郁的《卡萨布兰卡。
而这首歌,毫无疑问改变了直播间里所有人对他的看法。
“我去,你敢相信这是真的?”
“啊啊啊,我的钛合金狗耳要聋了,这居然是笛卡尔.沃利这个花花公子演唱的歌曲?”
“妈妈问我为什么要跪着看电脑,我该怎么解释?”
“简直难以置信,好听到耳朵都怀孕了!”
“这真的是原创?谁能告诉我,我现在看的不是直播,这是假唱,假唱,假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楼上你错了,这并不是假唱!刚才我已经用音乐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比对过同样的曲调了,并没有找到类似的音乐,这说明他的确是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