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觉醒超凡能力没多久,凌闻霄发现自己能力受到精神力制约时,曾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搜集各种精神力修行的法门。
而道德经这本被玄幻界吹捧得神乎其神的道之源头,他也是看过的,不仅看过,而且还研究过。
原文译文都有,弄明白道德经的语法和那个时代人的语言习惯,根本不是什么很困难的事情。
不过,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之后,凌闻霄反而不急着去解读宫曲律典和大音希声了。
因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突然觉得自己貌似又犯了一次蠢。
道德经的原文也是没有断句的,但现在广为流传的却是标点符号齐全的版本,这说明什么?
说明世上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还不是少数。
那么他为什么非要自己尝试着去翻译呢?就算他搞懂了道德经的语法模式,套用到大音希声和宫曲律典上就一定正确吗?
而且,就算他断句都断对了,翻译的时候就确保能不出错吗?
古文,尤其是上古之时,因为书写不便,所有文字书籍都讲究微言大义,凌闻霄就算再聪明,就算再能干,也未必能够精确地把两本典籍都翻译出来吧?
而修行这种事情,任何一点差错都可能导致非常不可测的后果。哪怕他不一定会跟着这两本典籍上的法门修炼,也会得出错误的参考信息吧?
所以,他觉得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而专业人才……呵呵,鞠友新就是现成的。
他不相信鞠友新拿到这两本书的时候是自己翻译过来的,他肯定也是请教了很多古代语言学方面的专家。
凌闻霄都懂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道理,没道理那个老江湖不懂。
尽管一开始的时候,他认为鞠友新没能入门是因为译本错误,但谁说得准呢?也许真的是对方资质太差了呢!
一想到这里,凌闻霄立刻就拨通了鞠友新的电话。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鞠友新听到凌闻霄问他要两本典籍的译本,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不过他也说了,他的译本只是找了几个相熟的大学语文教授一起讨论出来的,其中的含糊之处还有不少,只能说是意思最说得通的版本。
凌闻霄了然,当即就让他把译本给发过来。
说到译本的事情,鞠友新还告诉了他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已经和白云子那边联系上了。
白云子听说他是由凌闻霄介绍的,对他的态度很是热情。
不过年节期间玄妙观的事务繁多,暂时还没有接见他,但也和他约好了会晤之期,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过后就可以去当面请教修炼之事。
此外,鞠友新还很抱歉地和凌闻霄说了另外一件事情,是关于他徒弟于忠海的。
于忠海卜卦算命和别的算命先生不同,他到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年前给人算卦批命,凭真本事树起金字招牌,尽可能多地招揽客户。
年后才根据客户的需求,行“逆天改命”之事,主要就是帮客户改改阳宅阴宅的风水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