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方离官道有好几十里,并不顺路,当时张钊茫然地回了一句,“那里有我们张氏偏支的一个村落,往祖上数三代,他们和我们张氏主脉,还是血亲关系,只是这些年来往不多,关系就慢慢淡了下来。”
这时候,在河边一株香樟树下,张钊指着前面两里远的村落,说道:“呐,大将军,那里就是祖上和我们有亲的黒柏沟村。”
顾辰抬头望去,借着落日的余晖,只见一片掩映在竹林中的村落,村口有一株巨大的香樟树,要好几个人才能抱住,怕不是有几百年的树龄,依然郁郁葱葱。
此时,已是傍晚,村中已然升起寥寥炊烟,一副安静祥和的模样。
这就是顾辰今日此行的目的地,他并不是随意找了一处偏离官道小半日的宿营地,不是为了来看一看迷醉的景色,而是为了一个人,一个男人,或者说现在还是个男孩。
顾辰随意吩咐道:“其他人就地扎营,我和张钊去前面村落看一看。”
说完之后,顾辰就径直向前面走去,牛上天点出十个亲卫,也跟随上来,顾辰不以为意。
就这样,约莫行出半里地,只见前方道旁出现一块大青石,大青石上坐着一个年约九岁的牧童。
等到近前,一群人更是大为震惊:牧童双手均拿着木炭,左圆右方的画着,口中则一字不漏地背诵圣贤文章,同时也能准确无误地数著正在吃草的牛群数目。
更为奇葩的是,他的脑子也没有闲着,正构思着一首七言绝句,并用脚夹着笔把这首七言绝句,工工整整地写在大青石上的纸张上。
虽然那首七言绝句,还显得稚嫩。
但是,他同时做着这六件不同的事,一点都不冲突,还显得格外和谐。
张钊目瞪口呆,忍不住叹曰:“真乃神仙童子,如之奈何乎!”
牧童抬头看了一眼他们一行人,就又自顾自的干着他自己的事情。
顾辰大为好奇,他们可是持刀携弓的军兵,这个乡野牧童不但没有惊慌,还一副淡然镇定的模样,这就是最大的反常。
如果不出意外,顾辰觉得正在摇头晃脑,口中还念念有词的眼前牧童,就是自己今日想见上一见的张鹏翮。
这可真是巧了,顾辰心中暗道:“难道张鹏翮这个小子知道,本将军今天要来看他,故意在村外给我来个神仙童子表演,额,这绝不可能,连张钊事先都并不知道,我要拐来樟树湾。”
顾辰压下心中疑惑,仔细看着眼前的牧童,想分辨出这个是不是就是那个人,在历史上康麻子赞之“天下廉吏,无出其右”,雍正帝赞之“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芳竹帛,卓然一代完人”的人。
按照史料记载,这个人目前应该是还不满十岁,与眼前童的年龄正好相仿,未来的一代廉吏,并且是治理黄淮的大功臣,十年治河,功成之后,著下《治河全书二十四卷,对现代的治河工程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