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二章 引进计划(2 / 2)刁光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其实有好有坏。

好的方面来说,他们的作品往往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特创新的技术手法。这些东西是王磊在学习时,他的老师也时常称赞,认为大家要多多学习。

从坏的方面来说,套用王磊在学院学习的批判:

“港区的作品往往十分三俗,为了讨好、吸引观众无所不用,毫无下限。这是所有有志成为影视工作者值得警惕反思的地方。”

这不仅仅体现在色,暴两种元素的泛滥,题材上如母女同爱一人,多男共妻一女等等吸人眼球,突破底线的题材经常成为一些电影,电视剧的卖点,宣传点。

是的,这种题材既然不是什么不入院线,只卖录像带的片子,而是堂而皇之进入院线,所有十二岁以上人群都可以观看的电影。

虽说里边的内容本身不过是打擦边球,但这种宣传手段还是让京城这一帮电影人感到不耻。

相比较港区,京城影视圈在底线上更有原则,虽然这里边有高有低——比如有的人认为黄是一种艺术可以使用,有的则认为不行——但所有人还是会自觉遵守电影,电视剧制作协会制定的规范,不去触碰一些过分敏感的东西。

即便有需要使用的血腥镜头,也会做好和谐处理。

港区电影在昔日的黄金时代,由于其独步的制作速度,以及天马行空的剧本无疑是这片大陆电影制作的中心。

后起之秀的电视剧也在这些一大批优秀制作人员的努力创新下,彻底完成和话剧的彻底分离,成为一种独立的项目。

这些都是京城影视圈很长时间努力学习的对象。

李淳,伍伦,张丽等人年轻的时候都曾为了学习去那边待过好几年,并且在那边混的并不差。

之后也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开始了长达近十年的合拍,引进时代。

这不仅出产了一系列优秀的作品,丰富了大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京城影视圈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细细考究起来,如今大陆娱乐圈的繁荣,有一半的功劳来自港区是不为过的。

可这种繁荣伴随的也有必不可少的摩擦。

除了理念上的不合,这种摩擦更多体现在港区人独特优越感和对京城电影人的歧视。

而为了吸引港区人才准备的特殊待遇,也加深了双方的裂痕。

当时同样的摄影师,港区来的就可以拿一百块一天,还是日结,京城的人只能拿十块到二十块,而且是月结的死工资。

虽说人家在港区就拿这么多钱,但同在一个剧组,要说心理没感觉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随着黄金时代结束,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支撑港区电影蓬勃发展的市场萎缩,大陆这块新市场愈发受到重视,主动北上“淘金”的港区电影人才越来越多。

加上京城影视圈水平逐渐追上,从某种角度来讲,双方的地位已经平等,但许多陋习还是没有改掉,这自然导致京城影视圈人的不满。

这种不满,王磊在大学的时候,便听到一些风言风语。

赵忠刚要开口,陈万贤却拦住他说道:“伍伦,你这种理念分歧咱们先放着不谈,我们现在谈的是这份‘引进计划’的相关条款,你要是用理念不同拒绝,人家肯定不服。”

“当年他们帮我们的时候,可没说理念不同就拒绝,是吧。”

伍伦冷哼一声:“那是。他们那帮资本家走狗,你给他们钱,他们什么不敢卖?要不是看在钱的份上,他们会帮我们?”

“可说到底他们确实是帮了我们,是不是?如今他们有难,我们肯定要拉一把。”

他安抚住伍伦,继续说道:“其实你们找我,不就是想让我当个中间人?”

“赵主任,今时不同往日,引进计划确实不能按照前几年那样走了。”

“但李淳,你应该也知道这是上边的意思。胳膊扭不过大腿,这个大方向你同不同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