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达鲁花赤征税忙(2 / 2)团之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达鲁花赤职权很大,但由于事务庞杂,实际什么都管不到,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领主,专门为蒙古贵族搜刮地方的人力财物,并将之打包输送到大都以及北方蒙古草原。

在蒙古大军征服的广大地区,到处都是蒙古人设置的达鲁花赤。他们负责在地方征税,维护驿站,将财富源源不断地输送至蒙古帝国中枢。

不可否认,为民做主、爱民护民的好达鲁花赤还是有的,然而由于文化素质的缺乏,绝大多数达鲁花赤皆为贪鄙、残暴之辈,为当地汉族官僚与民众所仇恨。

对于官员们来说,这些蒙古人派来的达鲁花赤们常常“钤压其”、“荐置长吏”,“动惟国言”,以使“事不乖戾”,朝廷长吏不能相左,“而受成说”。

有的达鲁花赤“刻心挠法,盛气立威,阴唆同僚”,“甚者则飞谗言以怒官”,乃至可以“沮遏百端”。即使在中原统治百年,仍是难以沟通的野蛮人。

达鲁花赤们一贯贪赃枉法、盘剥百姓、敲骨吸髓,简直是无恶不作。为了应付蒙古贵族对奢侈品的需求,各级达鲁花赤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在地方搜刮金银、丝帛以及精致的瓷器,给黎民百姓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他们还经常利用这些机会中饱私囊。

这次颁下严令要求一个月之内交齐人头税的达鲁花赤,就是忽必烈的前任大管家,专管为他筹钱的阿合马的家臣。

由于阿合马制定并实施的种种财政措施引起其他大臣不满,武官王著联络僧人高和尚,趁忽必烈北往都时,假传太子之命召唤留守大都的阿合马,然后设计将阿合马刺杀。

王著与高和尚二人事后被捕杀,但之后众大臣纷纷书,力言阿合马所为多有不法,经忽必烈调查后,亦数阿合马之罪,不但没收其家产,杀其党羽,还剖开阿合马之棺椁车裂其尸。

他的这个家臣和忽必烈最喜欢的孩子,也就是太子真金关系密切,侥幸逃过一劫。不过虽然保得一条性命,但是想继续留在大都,那已经是不可能了。

念在他在揭发阿合马罪行时屡屡立功,忽必烈发下谕旨,让他去汉人的地方做达鲁花赤。

一个死里逃生之人,本应该低调行事,才能保得自己和家人平安。谁知这厮不堪寂寞,非要整出点动静来,他把阿合马敛财的招数全都使,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横征暴敛,有人的地方就有他派下去征税的人。

他一任,就颁下命令:不论和尚、道士、军士、匠人等各户、都要分摊缴纳人头税和土地税,不管有没有经历过灾害,都一律坚持按西安旧额征收。此外,盐,茶、酒、醋的税额也不断增加。不仅要收的税种多,时间又特别的紧。

这可愁坏了一贯清苦的张伯恩和两个少年,张老爷子与世无争,本想安安稳稳地过完余下的日子,可是这些凶神恶煞的征税人,手持刀剑,强行闯入,虽然老人有心与他们好好说话,可是他们根本听不懂人话。

张老爷子为人一贯和善,如果他们好声好气地说,他愿意交钱纳税,遇到这些豺狼一样的公人,他一脸嫌弃,有钱也不会给他们。可是这些人雁过拔毛,不拿走点东西,怎能善罢甘休,两边一直相持不下。

无奈老爷子年事已高,虽然自己练过独孤九剑,可是从来没有对敌的经历,万一失手,那就实在赔大发了,所以他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在等风儿和信儿回来,有他们两个援手,或许可以收拾了这些公人,收拾起细软,离开这个鬼地方,这把老骨头扔哪里都可以,但是绝不能受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