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林带着五军营的将士进入了大同府,望着夹道欢迎的大同百姓,郭林有些豪气冲天,以前他可真没想过自己能有这么一天。
郭林声喊道“百姓们,不要怕这次鞑子不会攻破大同的,而且他们会为之前犯下的罪孽付出代价”
“陛下,派了三大营整整十万大军前来,我们就是先锋,刚刚和鞑子交手大胜归来,砍了他们二千多人,等大军到来定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将军威武”一个躲在百姓人群的锦衣卫振臂喊道。
“大明万胜”五军营的骑兵,纷纷拔刀喊道。
“将军威武”百姓们纷纷高声喊道。不少人都开始泣不成声,他们还以为这次又要背井离乡,待兵锋过后再回到残破的家园,继续如往昔的生活。
自从有大明边关开始起,他们祖祖辈辈也都这样的走过来,又走回去,继续繁衍生息。
天下兴亡百姓皆苦。
眼前这种情况郭林也是感慨不已,郭林在京城这么多年什么时候不是百姓畏他如虎,什么时候有百姓对他欢呼的情况?
“陛下圣明”郭林大声吼道。
此时的大同总兵府坐满了功勋,魏国公,英国公等等,让刘封额头的汗都止不住流下来,心中暗忖:咱们这位陛下不会又要搞出御驾亲征的事来吧,不然这么多权贵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干嘛。
“见过右都督”见王守仁走进来,所有的功勋行礼到。
“诸位都坐吧,还好赶上了,不知道郭林那边战况如何?”王守仁有些担忧。
这是三大营的首战,要是输了,陛下前面做的工作,就会全部打了水漂。
勋贵们也知道事态的严重性,输了那么武官再无翻身之日,只能沦为文官的仆从。
尤其是武定侯郭勋,他的儿子这个急先锋,可是他好不容易挣来的,要是输了,后果不堪设想!
“报,郭把总旗开得胜,砍了鞑子二千多人,现在在回来的路上,鞑子已经在大同城十里外安营扎寨”
一个传令官急冲冲的跑进来,跪地说道。
“好”王守仁大喜过望,其他的勋贵一脸羡慕的看着武定侯郭勋,这可是首功啊!
郭勋慢悠悠的坐下来,心中狂喜:成了!
“我建议乘胜追击,趁鞑子士气低落”英国公说道。
“我不同意,鞑子新败必然有防备,这时候出击,必然中埋伏”魏国公摇了摇头,不赞成英国公的想法。
“鞑子是骑兵,我们的骑兵只有二万人,如果他们不跟我们交锋,转而攻打其他地方,我们根本追不上,到时候他们满载而归,我们只能在他们屁股后面欢送他们吗?我们武官如何有连见陛下”英国公反驳道。
“这...”魏国公不说话了,英国公想的未尝不对。现在朝廷的目光全部聚焦到了这里。
文官自然不希望他们取胜。
如果他们输了怕是要被天下的武人唾弃了,遗臭万年。
“各位,我知道诸位的想法,本官和你们一样,但是我们不能自乱阵脚,这时候要心平气和”王守仁出来当个和事佬说道。
“末将郭林参见都督”就在这时郭林赶到了总兵府,跪地禀告。
浓郁的血腥味随风飘荡在总兵府中,让有些年没闻过的功勋们险些呕吐,但是极力忍住。
看玩笑,这时候吐了,明天锦衣卫送给陛下的密折上就有这种糗事。还想不想升官发财了。
“幸苦了”王守仁扶起一身鲜血的郭林,问道“伤亡如何?”
“靠着陛下发明的步枪和火炮还有人数的优势,勉强一换一”郭林如实的回道。
“看来鞑子的战斗力并不弱啊”王守仁担忧道。
“大同总兵,何在?”踱步思考了许久王守仁慕然大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