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致扫几眼前面的名字,她很快翻到最后,随即皱起了眉头。
孙守正:药王第十代子孙,孙源衫之子,生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卒于清嘉庆十九年114年,寿54载,××。
后面两个字被人为抹去。
接下来便是最后一人:
孙虞山:药王第十一代子孙,孙守正之子,生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
“孙虞山?会不会就是今天死掉的那个孙先生?”
空拜月点了点头:“应该是的。”
“我×!!清乾隆六十年出生!距今有两百多年了吧!”姜炎的口张得老大,几乎可以塞下一个鸡蛋。
空拜月伸手,把他的下巴往上一抬,只听见吧唧一声,接着响起姜炎吸气的声音,
“你...咬到我舌头了!”
“......我没有。有这么吃惊吗?你看看,这两个被抹去的是什么字?”
姜炎细细看了一会,“好像是个‘×子’,第一个字实在看不清。如果是钢笔、圆珠笔之类的,后面或许有印记,但这个是毛笔写的,实在看不出来。没想到药王孙思邈的医术竟然大多来源于司琼神。而他的后人,居然成了司琼的殿前侍奉香火的人。”
“走吧,去另一边看看。”
神像的右边,同样是一个祭台,但上面供奉的不是灵位神像,而是摆得整整齐齐的古籍,竹简,金帛。
旁边立着一块玉碑,上面用嵌金的方式刻着:司琼神所著圣医宝典,只可阅览,不可带出神殿,违者必遭死劫。
下面又用小字刻着诸多阅读时须注意的事项,比如看书前须净手、沐浴、素斋,取书时须三拜九叩,双手捧书等等,差不多相当于今天的图书馆借阅须知条例。
姜炎挑了几本看了眼,除了最上方的金帛、中层的一些竹简是用神文书写之外,其余都用金文、小篆、隶书等不同字体写成。
“看来司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还是很关心的嘛!”
金文又称钟鼎文,是周朝时期铸刻在钟鼎彝器上的铭文。而小篆则是秦始皇时期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也称“秦篆”。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是程邈创造的,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由此看来,司琼应该经常与人类接触。
“应龙不喜欢人族,除非大事,否则避世不出。但司琼对人类的文化却相当感兴趣,经常化形后在人间行走。”空拜月看着手中的神文,“也许这就是他仅存的爱好了。”
“你说他回到应龙身边的时候,会不会也讲一些他在人间遇到的有趣的故事?”
“也许有吧。但对神灵来说,也许睡一觉,就好几十年过去了。”
祭台上供着的书简、古籍,都不是普通的凡物,也不知司琼在里面加入了什么东西,至今任然崭新如故。
上面所载内容也并非全是医书、药书,还有一部分是关于灵药、花草、异树的栽培心得。姜炎甚至看到一张金帛上专门记载着土龙茶的培育方法和泡茶技巧。
除了这些司琼的著作,在祭台的前方,一张书案上,也放着三本已经泛黄的线装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