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宗师此时看着一袭青衫,铅尘不染的王阳明心中不由得骇然。虽然眼前的这个王阳明似乎也仅仅是宗师之境,但是便是刚刚的手段就已经将他们甩开了好几层。
这个世上就不该有这样的高手,那怕是达到破碎虚空的境界也不可能有这么强。
“你到底是什么样的境界,宗师高手似乎达不到你这样的层次。”
开口的是宁道奇,作为中原名义上唯一的宗师高手他自然是有问这话的资格。
“如你所见,我正是宗师高手。但是宗师高手和宗师高手不同,因为每个人对道的掌握程度不一样所以,自然在力量的应用的层次上不一样。作为一个宗师高手,你们其实就应该有宗师高手的觉悟。到了这个层次的我们,就必须打破以前认知的牢笼。现在已经不必再像以前一样,完全依靠自身的内气。而是要学会慢慢的去感悟地之道,然后将这些道理转化为自身的领悟,最后用自己的内气去引导地之中本有的力量。”
在场的三大宗师听到了王阳明的话都觉得不可思议,现在他们和王阳明正在对敌的状态,没想到王阳明居然会依旧和他们解释这些。
毕玄和傅采林原本还有拉拢王阳明的心思,但是在此刻已经烟消云散。这样的人那里是他们能够拉拢得聊,这样的人又何必和下的任何人相苟合。
放下了其他杂乱的心思之后的他们只想和王阳明一战。再放下了那些零零碎碎的事情之后他们只留下了一颗纯粹的武者之心。
王阳明看着对面的气势陡然一升的毕玄和傅采林,心中有几许赞许,也有几许的无奈。这些能够修炼到宗师境界的人果然都不是一些普通的凡夫俗子。那怕是大明武院的宗旨是有教无类,但是王阳明却不得不承认人和人是不同的,虽然最后的成就和本身的资质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但是终究资质上衬人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
不过收获最大的却并非傅采林和毕玄,而是发呆的宁道奇。宁道奇不是什么道门嫡系,在达到宗师之前其实他就是一个自己琢磨的散修。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宁道奇才会欠下佛门许多的因果,因为在看到他的资质之后,慈航静斋在他达到先起,就主动的靠上前来给他送温暖。
宁道奇对于佛家的学问并不感冒,可是武者之道殊途同归,那慈航静斋的宗师级前辈地尼所着的剑心通明确实又给了他极大的启迪,所以他自然觉得亏欠了佛门。更何况剑心通明这本功法原本的立意就是要无逅,就这样他一直卡在了这个门槛上。
可是现在王阳明的一番话,让他彻底得明白了什么是宗师。其实剑心通明就是通过不断的给自己建一个牢笼,然后又不断的破解这个牢笼的过程。而现在的他却因为对佛门的这种纠结,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性,从而不能一心的去打破这个牢笼。
在临战的时候敌人忽然变强,对别人来这绝对是不想看见的事情。不过在王阳明这显然是没有这个忌讳的。在他看来武修本来就不易,能够看到一个高手突破,对他来便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毕玄他们三人看着依旧气定神闲的王阳明,心中战意升腾。他们知道现在哪怕是三个人合力,但是也未必是眼前的这个男子的对手。但是作为一个武者,能够在死前更进一步,能够看到更远一点的风景他们已然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