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景呆呆地被牵着走,一副心神全陷入她的那双深眸中。
柳媚儿心中无限欢喜,眼中不自觉便有了些浓情蜜意流露出来。
及至楼中,柳媚儿的房间,两人刚坐下没多久,红儿手脚极快地端来了几样清菜小粥。
柳媚儿亲自盛了碗粥放在潘景面前,“公子清早过来,定是没有用过早饭。早饭不宜油腻,所以我吩咐丫头们端来了几样清淡的食物,望公子不要嫌弃。”
潘景恍惚间回神,忙道:“不嫌弃,怎么嫌弃呢!”他尝了一口粥,味道正好,入口即化,府上的厨子也未必能做得出这样的好粥。
“这粥,比我家中吃的还要好些,此地果真宝地。”说着,他几口就把碗中的粥喝了个精光。在府中,早饭他只是草草地用过了一些。此时,吃了这里的食物,更觉腹中空空。
“公子,不必着急,就着几样小菜吃另有一番味道在其中。”柳媚儿为他夹菜,介绍菜色。
潘景一时只顾得吃了,倒把正事全抛在了一旁。两个小童已被他远远地打发替他排队买孤本去了,因此,他可以放心地在此地多停留一会儿。
饭毕,下人们收拾了桌子,柳媚儿拿来柳琴给潘景弹唱了一段曲。曲子哀而不怨,非外面那些缠绵之曲可比,故事也新奇有趣。
讲的是一个高门女子,从小诗书礼仪俱全,嫁得如意郎君,两人恩爱有加,琴瑟合鸣,很是快意了一阵。好景不长,夫婿任中病死,女子成了寡妇,后又再嫁,却不如意,最后,女子与其和离,从此一人带着嫁妆独活。
曲子中的几首诗词前中后期意境各不相同,道尽了人生的无常。
潘景听得如痴如醉,为那女子坎坷的一生悲叹。世上流传后世的才女,活的多不尽人意。皆因其太聪明,活的太明白,困扰其一生。
“悲也!”潘景发泄心中的郁气。
柳媚儿停止弹奏,眉眼弯弯地回:“公子错了,她活的很好,也很潇洒,活出了自我。不必曲意迎逢,过着他人嘴里的好日子。”
“也是这个理儿,是我着相了。”潘景此时心想,世上若有此女,他就是倾尽家财,也要迎娶女子进门,好好待她,夫妻佳话一生,必不叫她后半生凄凉过活。诗词流传千古又如何,人却过的不自在。
柳媚儿问:“从进门到现在,我还未问公子今日怎的有空过来看我?李公子他们怎么没来?
潘景看着美人相问,又有些犹豫起来,李兄的主意要不要同她说,但又怕对面的娘子不愿意应该怎么办!
他斟酌片刻回:“我今日独自到此,有件事想同你商量,但又怕你不应。他二人有事,并未随我同来。”
柳媚儿好奇道:“什么事?公子但说无妨。”
潘景便把李兄的打算说给她听:“从那晚听娘子作诗评诗,便知娘子是有大才之人。我想赎娘子身,不知娘子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