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4章 人为制造的紧张局势(2 / 2)四目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在投资进入,难民也进入工厂进行生产的初期,各国的经济的确是一切向好,但是这种好景不长,很快这轮过热的投资就给欧共体的各国制造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

众所周知,曾在这欧洲大陆上发生的那场世界性的大战,根源正是因为当时那场波及多国的经济危机,当时的危机是因为生产力过剩带来了,而现在欧共体各国遭遇的这一轮危机比当时还要严重。

随着大量热钱的涌入,在人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之前,突然间各国开始了大生产,与当年那场危机相似的,大资本在各个国家投资建成的工厂,这些工厂所生产的商品范围大量重叠。

经济就是这样,它固有着自己的运转规律,并非资金不断投入,生产不断运转就能让经济发展得更好,过剩的投入必然会带来过剩的产出,而过剩的产出若是市场无法消化,则会出现资本主义一般内生性矛盾,通俗而言就是生产过剩了。

此时的欧共体各国正处于这样的生产过剩大危机当中,大量功能类型重复的商品被制造出来,其数量不仅各国自己无力消化,放眼整个欧洲也难以消化;这其实也是必然的结果,毕竟每个国家都遭遇到了生产过剩,自己生产的东西都无法消化,又如何能买别人生产的东西呢?

最后是阿瑞肯尼亚帝国给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法,而欧共体联盟的各国为了缓解这场危机,度过当前的局面,他们不得不接受帝国给出的合同。

这合同从常理来看是有些不合理的,然而即便是最后看起来非常不合理的合同,也已经经过了多伦讨价还价,进行过艰苦的斗争了。

人们不知道,最开始的时候帝国政府给出的合同有多无礼,在初版当中他们只愿意以产品的成本价来进行交易,并且运输的费用还要由欧共体联盟来承担。

帝国提出这样的条件,当时的轮值主席怎么可能答应,这相当于贴钱白送,而且还是亲自白送到人家的家门口,这哪是在谈生意,简直就是在欺负人,在看完合同的第一时间,欧共体一方的首席谈判员,当即就硬气的拒绝了这个方案。

那名首席谈判员表示,他们哪怕是让那些商品烂在仓库里,哪怕将那些商品无偿分发,也不可能接受这样的条件。说白了,要接受这种条件,那还不如以政府补贴的方式降价贱卖给自己的国民。

可能在有些人看来,“生产过剩”的含义是一个简单供需的问题,也就是人们都有了的东西,因产出过多无人需求;但是实际上生产过剩的真正含义是消费力的不足。

不是因为人们都有了某件物品所以不需要买了,而是因为人们手里没有购买这个物品的金钱,所以才用不上生产出来的商品;这样看的话,逻辑关系就清晰了。

若是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将物品价格降低下来,那么部分国民或许就能买得起了,而补贴的这部分钱也能包括此前条件中的运输费用,因此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子,只是会对自己造成内伤罢了。

见欧洲人竟然硬气的不答应,甚至有些急红眼了,这也让帝国的谈判员有点错愕,竟然还有人敢与我蓝星第一的强大帝国讨价还价,真是岂有此理!既然这样,那……就退让一点,给他们点脸吧!

其实在这个时候,帝国这边的经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新问题的显现,源于那不断变得紧缺的日用品。

在此之前这些日用品都是由本国生产的,由于使用了魔力转化为电能,这一块的成本也是相当低,因此过去日用品的价格也是极低的,也是这样人们在这一块制造出的浪费也是相当的触目惊人。

现在这些产业都转移到了欧洲大陆,这一举措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帝国国内日用品的价格开始走高,而在这个阶段上,一般人还并没意识到问题的所在,还是以过去那种高浪费的生活方式在过着他们的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