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赵经理又要去单位教围棋了。而我由于周末回到自己的城市,无法参与,我要去上心理咨询课,有点遗憾。
我很小的时候就自学过围棋,还记得苏东坡那句评论。二十岁不成国手,终生无望。
忽然对它有了重大认识。
围棋你相当于同时为帅为将。首先需要有通篇布局的能力,布局的每个部分还需要相互呼应,然后还得在每一个小战局里有足够的厮杀能力,还要看的清楚每一种套路,我用五颗子可以占一片地方,就不用六颗。因为每个人的兵力几乎相等,只差一颗所以任何一颗棋子的浪费都不行。然而关键时候还得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一旦中了敌方的圈套,需要果断撤退。但识别圈套就需要足够的训练了,套路和反套路,识别用多少颗子围成的区域是活棋,一方面不浪费自己的子,一方面不中对方的圈套,这是局部厮杀的要点,需要大量的训练才行。
中国的围棋象棋的教法都是从基本功学起来,不讲通盘的要点,其实成人不能这么学,开始这么学是为了引发兴趣,因为厮杀是人的天性。
在象棋里,都是先弄清楚每颗棋子的定位,围棋是弄清楚每一块区域的定位,金角银边草肚皮。弄明白为什么,因为角,边,腹部的占领难度不同,会被攻击的范围不同。
然后学习基本杀法,象棋是单子,两子,三子,四子配合。围棋是一个眼,两个眼,三个眼,四个眼做活。这是练习从小到大自己独立占领地盘的能力,如何用最少的棋子做一片活棋。
然后学拦,飞,这些阻挡敌人攻势和自己接应的能力。
然后学习小范围厮杀,吃掉对方棋子,做活自己棋子的厮杀的能力。
之后再学习开局,中盘,收关。
然而,这是一个会下棋的人,搞清楚为什么这么干的人的学习流程,如果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么个流程,学习没有目标,就是茫然的。
我之所以还不厉害,就是没有足够的磨刀石。软件这么发达,这块已经不太成问题了。我的战术,战略思想都有。然而没有足够的试错机会。所以小组,对手对我而言太重要了。
我要的一直是磨练的机会,所以我最害怕关系死亡。如果没有同等级对手,进步就慢。如果没有对手就无法进步了。
我也有炫耀的心,如果战胜了机器人那又怎样呢?所以围棋软件一直吸引不了我。网络很发达了,所有都能学习,然而我已经老了。如果二十年前,网络这么发达,我能更快的,在合适的年龄知道我的天花板,也就不留遗憾了。现在想探到每一个的天花板需要大量的时间,所以只能用它来感悟人生了。
其实把自己作为自己的将帅的责任都背起来,就是人生的真谛了。
既要掌控大方向,又要负责厮杀,如果有一票小弟,如何规划他们的利益,让他们为我厮杀,如何判断每个人的能力?如何让人信服。背负起自己对团队的责任,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责任。
我擅长什么?大局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