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二郎真恼恨舅舅玉皇始作俑者,发誓与三妹不入天庭,仍与梅山兄弟居住在灌江口中,对舅舅玉皇旨意更是爱答不理,也就是所谓的“听调不听宣”,这二人皆是至亲骨肉,玉帝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习惯罢了。听完杨戬这番解释,蛇灵弟子皆知玉帝与他之事,心中皆为真君愤愤不平。此时已至夜深,众人各去歇息。
次日清晨,杨戬见雕儿归来,先送了丹药给云中子收藏。遂与哪吒带了雕儿准备下山迎战,此时金童玉女赶来,愿意一起下山协助,云中子令天化、土行孙镇守总坛,与惧留孙一起带领蛇灵弟子数人下山观战。
来到山下镇中,云中子先细观镇中状况,只见的镇之中央又起一阵,看似平常,阵门有小妖二者把守,上书天地阵三字,四周仅用藤萝相连,阵中远见有高低二台。惧留孙见此哈哈一笑,“这天地煞仙,今日又做何妖法?此阵好似那人间农家小院,戏弄个高台,难道要比个擂台?”
二郎真君三眼一看回到:“师叔小看了此阵,看似简单,其阵内暗藏杀气,似有冰山之寒气,不可鲁莽进去。”
惧留孙不爽,出言道:“那地煞仙已被金童玉女所伤,此时阵中只有那天煞独在,虽有法术,也是千年之妖,心中何惧?待我前去破阵。”
云中子见此,不好拨了面情,遂令蛇灵四名弟子前去,协助破阵。这惧留孙五人进的阵门口来,眼观四周,确也平常,无奇幻之处,放心进入阵内,只听的大笑声起,天地煞仙阵中化身而出。
这地煞仙朗声而道:“道友不知好歹,竟引我前去,中了金童玉女埋伏,亏有天山雪莲,修我之身,不曾落个伤害,今日进的阵来,你可知这天地阵厉害?”
原来这地煞仙有的良药,恢复之快,也是非一般人之功力。惧留孙见此,心中也是有丝胆怯,但口中依旧不能示弱:“有何法术?尽管使来。”这天地煞仙飞身上的高低二台之上,口起咒语,但见的四周藤萝瞬间盘空长大,密不外视,镇内四周顿时寒风四起,狂雪飘落。
又见的天煞仙指起水柱,浇筑盘藤之上,顿时化作冰溜之形,地煞仙口中一声“起”,这冰溜似利箭射向阵中,可怜蛇灵四名弟子,瞬间被那冰溜击中,倒地而亡。惧留孙忙起咒语,金光护身,逃出阵去,这天地二仙,阵内大笑几声,收的法术,一切恢复旧样。阵中遗留蛇灵弟子尸首四具。这二仙也是客气,令小妖抬了出来,交云中子等人。
惧留孙逃出阵来,见的众人,不在言语。云中子等的片刻,问到阵中之事,惧留孙一脸茫然,起声问道:“外面不见得阵中之事?”
云中子回道:“你等进了阵中,只见的藤萝四起,均不见阵内之势,令哪吒飞空细看,阵内白色一片,十分耀眼,故不知阵内之事。”
看来也是留了颜面,若让阵外之人看到狼狈逃出,岂不成天地间笑话。惧留孙心中自是安慰一下,便将阵内之事细说一遍。
云中子与杨戬相对一视,杨戬明白上前言道:“这天地阵中,乃有寒冰之气,我等虽可破二仙,需先破了这寒冰之气,方可动手,只能归去,细作商议。”于是众人先退回蛇灵总坛。回到总坛,云中子令肖清芳仔细厚葬死去弟子,并起道家法术超度灵魂,容其可再次轮回人道之中。
此处话起另表,单说武则天赶到苏州城内,报了青云之仇,知她元神自回女娲宫中,心中也是安慰。又令起驾绕道大杨山,路途遥远,这日才到山外之处,闻听距离大杨山已有十里之路,令停兵扎营。
武则天本为女娲宫素女化身,心中知晓,这白衣素贞与昆仑弟子,正在山中较量,此乃神妖之战,若是令人间凡人前去,定会沦为天劫之数,这等罪名,若是女娲娘娘或昆仑上神发怒,非她素女可去承担,定会罚的元神俱灭。扎营之后,早有前去打探蛇灵之事者狄仁杰,前来拜见,武则天召入帐中。
进的帐来,狄仁杰行的君臣之礼后言道:“陛下,臣奉旨前来,已查知此大杨山处为蛇灵总坛,只是今日山中,似有战事起伏,不敢冒然进兵,知陛下前来,再次等候陛下明示。”
“知山中不平,有的战事,或许是蛇灵内乱,可否安置周围百姓?”武则天担心这素贞鲁莽,若是天下皆知,岂不乱了朝纲。
“臣已令兵将把守四处,百姓皆不许入山,山中也无人走出,怕有闪失,令四周百姓退出二十里地外,严密封锁此处。”见狄仁杰如此行事,武则天心中安慰,也是赞叹,遂令赐座。
此时上官婉儿前来禀报,说一女子前来拜见,身材奇艺,众禁军不敢随意放行,在兵阵外对峙。武则天心中一算,知是何人前来,令婉儿前去引路,放心前来。
这正是:仙家也有苦心事,人间风云天岂知?欲知来者何人?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