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一回:骆宾王出家隐寺 武则天登基临朝(2 / 2)西江清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诗文美丽,尤其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句,宋之问读来爱不释手,遂且将诗稿紧紧攥在手里不肯归还。刘希夷见此心中不乐,再三索要,宋之问只是推脱说道:“诗文虽好,不过还有切磋可斟酌之地,今日天色已完,诗文先在舅舅这里,你先回去,过几日再自然还你。”

听了此话,刘希夷心中不乐,只好起身告辞。岂知这次相见,竟引来杀身之祸。一连数日过去,宋之问再不提诗文之事。不得已,刘希夷只好再一次登门拜访,索要诗文初稿,宋之问顿时感到脸上无光,对刘希夷说道:“如此好文,定会震惊天下,前途无量。今外甥你不愿好好做官,岂不是浪费?你要真没这为官心思,不如就把这首诗文初稿让给舅舅,待舅舅前去落个好名声如何?”

刘希夷本是一个连做官都不放在眼里的高傲人氏,岂能容宋之问盗取诗文,今日见舅舅为图功名,竟有如此卑鄙手段,言语中讽刺挖苦宋之问一番。宋之问再三索要,想占为有己,刘希夷态度依然非常强硬,诗文切磋研究可以,但是要把自己的诗作让给别人,绝对不行!

这宋之问对刘希夷诗文初稿朝思暮想,见索要无望,宋之问也耐不住性子,此时为了图名,他竟对自己的外甥动了杀念。出门之时,宋之问暗自吩咐自己门客将刘希夷骗到一面土墙下,用装满黄泥的布袋将其砸死。可怜刘希夷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却在三十岁之时就惨遭横祸,而下毒手加害他的,竟然还是他的舅舅!在杀害了外甥之后,宋之问毫无内疚之心,立刻将那首让自己日思夜想的《代悲白头翁》据为己有,仅仅略作修改,就公布天下。

然而法网恢恢,宋之问所作之事,被知情者泄漏了出去,并且被史书记录在案,成了令后世不齿的罪行。武太后闻之大怒,言如此小人怎能朝中为官,本想杀他,但念他本身文才不错,遂贬职离京。

此时被贬路过杭州,一日前去游览灵隐寺,因游心未尽,夜宿灵隐寺之中,夜色之中,来到殿外信步,此时月色迷朦,圆月高挂,一时兴起信口吟出“岭边树色含风冷”诗词一句,却再苦苦思索也无法对不出下句,只好来回踱步,当他在佛殿前低吟徘徊良久之时,这时佛殿内有个坐在蒲团上的老僧说道:“要对下句有何为难,何须如此辛苦!”

宋之问心中一怔,难道此处还有的世外高人?便进的殿中,请老僧赐教。老僧竟脱口而出:“石上泉声带雨秋。”对句工整幽雅,令宋之问为之大惊,果然藏有高人。

宋之问本小人之心,心中不服言道:“灵隐寺中泉石秀美,此来准备赋诗一首,可惜只做得起首两句,‘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却不知该如何再写?不知能否为我续联一句?”

老僧略一思索,随口便吟道:“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诗句一出,这宋之问更是吃惊佩服,只见的这两句诗文,对仗工整、形象壮观。

这宋之问诗词才学,却不简单,刹那之间诗性大发,诗潮汹涌,一气而成传世名作《灵隐寺》,诗文如下: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宋之问对这老僧除了敬佩之外,心中更是点赞,仔细观之,见其五十上下年纪,心中断定此人决非等闲之辈。如此文才之人,不去朝中寻个官职,为何削发为僧避世于此?心里暗暗疑问好奇。次日便寻个借口,留在寺中,与老僧吟诗对阙,果然老僧才华出众,非凡人能比,朝夕相处之中,断定老僧便是诗坛名流骆宾王。他几次隐约地把话挑明。老僧不是一声长叹便是黯然无语,再不然就是“阿弥陀佛”一句,不在理会。

待宋之问他日离开灵隐寺之后不久,老僧也悄然去之不见。此人正是骆宾王,知那宋之问本为卑鄙小人,定会前去报官求名,离开灵隐寺,骆宾王返回老家,见官府不在追究,遂安度至死,留诗文天下后世传颂。(言出传闻,但骆宾王才气,世人可叹!)

单说武后见扬州大捷,心中甚是开心,遂令朝中摆宴庆贺,待得酒过三巡,武后问道:“众卿可知扬州之事,为何心中不怕?”众人皆言不知,请武后明示。

“昔日知徐敬业扬州起兵,心中的确担忧,但细细想来,他所结交之人,皆无用之辈,均非善心之辈。思那徐敬业也是可怜,本可落个忠心之名,却妄想立个帝业,自寻死路。”武后言道。

上官婉儿献媚言道:“知太后心怀宽广,那日见骆宾王之文,本该发怒,武后却拍案称绝,实在令臣子们佩服。”

武后笑道:“若去起事,必先寻个借口,看他之文,只看他才学如何,为何发怒?”

“太后不在追究骆宾王之错?”上官婉儿忙上前跪拜问到。

“如此才子不为我用,乃朝中宰相寻才失职,非他之错,如此何必追究?”武后笑着又道。

众臣子皆言武后圣明,举杯相敬。如此一事,武后顿时收买人心无数。更有贤士前来。

话起分表,睿宗被立之后,武后不许正宫上朝听政,且只能居住别殿。睿宗深知兄弟下场。不敢造次,武后则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封睿宗王妃刘氏为皇后。长子永平郡王成器为皇太子,同时改元文明,大赦天下。

因徐敬业扬州兵变,武后下诏复政于睿宗。睿宗深知母后厉害,再三推辞,武后心中暗喜,也就顺水推舟,依旧临朝称制,把持朝政。转过年来春时正月一日,武后早朝封睿宗四子成义为恒王,隆基为楚王,隆范为卫王,隆业为赵王。众子皆叩拜谢恩。

见武后开心,睿宗请求母后荣登大宝,并恳请赐自己姓武。睿宗此举也是无奈,知兄李素节等儿孙下场,若是安心图的富贵,他日定遭祸事,只有如此睿宗自己得保平安。

天授元年九月,睿宗私下寻得老臣联名万人书,恳请武后登基。武后不在推脱,于九月九日改唐建周。睿宗降为皇嗣,赐姓武,徙居东宫。李旦改名为李轮,皇太子降为皇孙,皇后刘氏降为妃。武后登皇位,自称圣神皇帝。诗叹曰:泾河老龙起事端,素女得令下骊山。九数十八是为劫,龙登大殿身上天。

李旦退为皇嗣,日子也不平静。因常去给请安,武后有一宠信户婢,名韦团儿。常在武后身边,知武后诸事,心思暗想学习武后,便一度想要攀附李旦,得到李旦宠幸,改变命运。可李旦不善权谋,更是忌惮武后身边之人,韦团儿主动献媚,李旦却不敢有丝毫表示,生怕是母亲派来监视之人。

韦团儿因爱成恨,恼羞成怒,妒忌李旦身边妃子。暗中在睿宗妃子刘氏和德妃窦氏住所埋了一个木头人,识机告发她们行厌蛊妖法,诅咒武后。武后大怒。长寿二年正月二日,刘氏、窦氏进宫朝见武后,上官婉儿知道武后心思,进殿之时,令她等随从不得入殿,待二妃离开嘉豫殿之后,就被处死,秘密埋在宫中,无人知道她们下落。梓宫秘密,莫知所在。遂对随从言道,二妃伺候武后,他日再回。令他们归去东宫。

至此二妃子突然失踪,李旦不敢发问,在武后面前,泰然自若。上官婉儿归来奏报,已寻得张氏兄弟,择日进宫,武后大喜,令摆驾上苑饮酒赏雪。岂知这一去,又是一番争斗。

这正是:百年赌约风云起,诛仙屠龙定神州。欲知武后此去起何争端?且看下回分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