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且说天尊踏的祥云而行,远见一人踏的行云而来,认得是真武大帝弟子周公,遂开口:“周公何往?”见是天尊,周公忙上前叩礼,回道:“弟子奉大帝之命前去托梦。”
天尊听的好奇,自知有周公解梦,却不知周公托梦一说。见天尊疑惑,周公看时间尚早,开口道:“此事道来话语也长,烦请天尊屈驾细言。”听得此言,天尊倒想知道一二,见快到洛阳城外,按下云头落地,找一僻静之地,天尊化回袁天罡打扮,周公落地也是腰身一变,化为一老者。
世间自知周公其名,却不知周公来历。周公,姬姓,名旦,乃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轮回人间一生功绩也是非凡,史有:“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一说。这周公摄政七年完善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世人尊为“元圣”。归仙之后,真武大帝自是喜欢,收为门下弟子,管束人间之梦。
周公随天尊进的洛阳城来,寻得一酒家,吩咐小二找一安静之处落座,待天尊坐定上位,周公才侧坐于一旁。待小二上的酒水离开,对天尊言道:“弟子跟随真武大帝左右,本管解梦一事。自封神论定洪荒之后,天庭令真龙下界,统管人间,真龙本是北极大帝门下星宿,北极大帝执掌天经地纬,以率三界星神和山川诸神,能呼风唤雨,役使雷电鬼神。这真龙时常听北极大帝论经说法,自然悟性极高。下界为帝,又高高在上,凡人皆无法左右。喜怒哀乐岂是常人受的。真龙下界也是随凡人轮回,必有梦境。天子入梦,起来必追究梦源,梦本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但也有荒诞之处,必定连累人间。真武大帝令弟子负责专托天子之梦。”
事件起因竟是如此,天尊听完朗然一笑。知道此去托梦定是天机,但也无法忍住,随口问道:“此去托有何梦?”。周公言道:“为武后托梦,乃是二火烧身。”言罢知道差点泄露天机,不敢在言。
天尊见此不好再问,改口言道:“你常去东都洛阳,可知洛阳之事?”
周公回到:“此时依旧武后当朝,太子英王继位,身为中宗,可惜弱不如高宗,武后又立李旦为帝。”天尊听的大惊,忙着与青云比试,却忘了山中无甲子,人间数十年。
人间时光匆匆如飞,有词叹曰: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天尊微微一叹。想起他与桃花女一事,遂问道:“桃花仙子与你姻缘可续?”自封神之后,天尊不在理会世间琐碎之事,知道周公与桃花仙子隔阂,却不知后事。
“谢天尊挂念,弟子与她已不计前嫌。此事说来倒也惭愧,皆是弟子之错,”周公见提起桃花仙子,面露喜色。
“何错之有?道来听听,”天尊哈哈一笑。周公见天尊倒也随和,无大神之驾,仗势欺人,心中自然放下,对天尊谈心一番。
言语中天尊得知,昔日真武大帝劫数之后,寻得二人,赐周公天书,桃花仙子地书。周公得了天书,犹如上神相助,梦中之事百算百准,从不失手,然而桃花仙子得了地书,对梦能解能破,名声必比周公更是厉害,周公心里不服。俗话说不是冤家不聚头,周公和桃花仙子虽是个冤家,经彭祖撮合,居然成就了一门亲事。
那彭祖本是凡人一个,得益于桃花仙子使法,延年益寿,竟活了八百多岁,桃花仙子对彭祖有恩,彭祖不敢怠慢,卖劲往返于周、尹两家。此时婚娶皆父母之命。周公娶桃花仙子,心中又恨又爱,爱是桃花仙子美丽动人,天下无双。可恨她能耐无数,自己无法压制。
桃花仙子心底善良,知道周公心思,于是半推半就,答应了亲事,想尽力化解前嫌。时石坡村中有一石老婆婆,儿子外出三年未归,离别之时母子约定,三年相见,今时期已到仍毫无音信、婆婆找周公占吉凶,周公对石婆婆道:“你子将于某日魂落异乡路途,母子无法相见。”
石婆婆听后伤心欲绝,守家门口哭泣,恰好桃花仙子路过,得知因果,遂对石婆婆道:“婆婆不要伤心,只需依计行事,定保母子平安。”如此这般交代一番。石婆婆依计行事。那石婆婆儿子在外经商三年,惦念家中老母,记着母子约定,深怕老母担心,便匆匆上路,日夜兼程。这日天将大雨,无法赶路,慌忙之中钻进一破砖窑避雨,忽听有人喊他穿鞋,好似母亲声音,急忙出窑查看。待他刚出窑道,砖窑轰然坍塌,捡了一条性命。儿子回家,石婆婆万分高兴,答谢仙子救子之恩。逢人便道周公卜卦不准。周公得知,知是桃花仙子从中作梗,对仙子更加痛恨。
他日成亲之时,周公故意选黑道之日,邀亲朋好友,大摆筵席,远近百姓知周公与桃花结为良缘,皆来贺喜。一时高朋满座,喜气洋洋,周公心中好不得意。暗中他使用法术,在门里暗藏白马精,门旁放了缠红线的秫秸杆,并预备马精草料,静候桃花新娘子进门,此时若桃花进门,立刻放马过去,马踏桃花仙子。
岂知桃花仙子更是技高一筹,本是新娘过门,穿红衣,着红鞋,可这日桃花偏偏着黄鞋,黄道破黑道,自然破了周公一计。桃花来时坐的双轿,大轿套小轿,周公令巫婆抄起缠红线的秫秸杆拍打大轿,桃花仙子坐在小轿之中,根本无法伤害。
进的周公家院中,桃花撤掉大轿,令人在过道红毡放了马鞍,才从小轿出来,跨过马鞍,白马精此时压在鞍下,又掏出怀里照妖镜,破了周公巫术,周公无奈只好服了桃花。成亲之后周公虽设计陷害,皆被桃花识破。每次事必,桃花依旧对周公恩爱有加,周公事后心中惭愧,遂对桃花倍加疼爱,二人成为一对恩爱夫妻。后尘缘已了,真武大帝将二人收回。
听完周公所言,天尊又是哈哈大笑,人间之事皆是梦幻一般,前世恩怨,来世相报。痴情女子,世间平平皆是。遂对周公言道:“可知你俩前世恩怨。”
“大帝未曾言起,只是每次含笑而过,”周公回到。
“昔日真武大帝在雪山修炼,用戒刀剖腹洗肠,因失血昏厥,将戒刀弃置。这本是大帝身边之物,皆有灵性,这戒刀修炼成阳体,刀鞘修炼成阴体,阳体下界投胎商朝周姓王侯,阴体下界投胎尹太公之女,因她前缘旧癖,喜欢桃花,故称桃花女,得道之后人称桃花仙子。你二人本为一体,仙子本就刀鞘前生,自然管你戒刀锋芒。真武大帝重生,你二人本为他物,收回做了身边金童玉女,这也是你等造化。”天尊明白劫数之事,今日再次渡化周公。
周公此时才悉知前世之事,起身拜谢天尊。话语虽多,但时日不等,看时候已近黄昏,二人起身道别。
见天色未晚,袁天罡便来到李淳风家中。自有一年轻管家接引到书房就坐,言稍等片刻关门离去。自袁天罡去泾河捉拿青云,一别就是数年,杳无音讯,实在不知这弟子近况,等天色已暗,李淳风才掌灯而进,对袁天罡连连道歉,言道出去看望友人,知师傅归来,急忙赶回已令管家上茶。
见此时李淳风外貌,袁天罡也是吃惊,岁月无痕,这李淳风两鬓斑白,目视老年之态。遂问数年之事,李淳风逐一解答。这时袁天罡才知,今日朝歌已非离别之时,高宗驾崩,先有太子李显继位,号称中宗,事过一年。处事皆不如意,武后寻个借口,河东县侯裴炎趁机进言,武后废黜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号睿宗。朝中老臣非死即贬,现在有武后侄子武三思,任兵部、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
袁天罡惦记李贤太子下落,这时得知武后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为酷吏丘神勣逼令自尽。许王李素节与杞王李上金皆已谋反之罪,被勒令入京,在龙门驿被缢死。高宗八子六子皆亡,只剩李显与李旦二人。问中宗下落,得知现在房州,封庐陵王。时有管家进来献茶,只是给袁天罡一杯,遂及离去。袁天罡甚是奇怪,暗开法眼,仔细一看,这李淳风非真身之人,遂即大怒斥道:“何方妖孽?敢冒充淳风之身。”一声大喝,袁天罡恍然惊醒,才知是南柯一梦。
门外管家听的屋内声音,急忙进来,见袁天罡神色,知道他梦已完毕,上前行礼道:“坛主算的近日主家归来,令弟子再此等候,仙去之时,曾留言,会与主家梦中相见,看来此话当真。”一语道破玄机,袁天罡这才知道李淳风早已去世,临终依然卦卜安排今日梦中师徒相见。只是不明,为何管家称他坛主,开口问那管家。
管家言道:“主家不知,弟子姓肖名清芳,乃李淳风坛主手下,昔日主家突然离去,后无消息,坛主令四处打探,也无结果,坛主放心不下,遂将各地打探之人统一收为门下,方便消息灵通。后建香坛,名曰蛇灵,其中共设二十二堂,徒众三千余人分布各地。弟子皆身怀各样绝技,背负上乘武功。弟子听命坛主,在此等候主家归来,献书一本,并接引主家前往总坛。”
“今日总坛何处?所献何书?”袁天罡问道。
肖清芳回道:“总坛现居大杨山中陀罗地。镇上杂货店、药铺、客栈、酒家皆坛内人家掌管,镇上建有千家房屋,每间屋中皆密布有蛇灵机关消息。坛主在陀罗地的地下,还有按反五行排列密道,若有进入者,必须有人带路,否则,定会被机关消息杀死。每条暗道通往不同之地,在地下中央祭坛,便是蛇灵总坛。此外,还建有数十个蛇穴分布大杨山中,时刻监视外面,若有风吹草动,派人立刻进入暗道,到达总坛向禀报。”言罢来到书房暗格,取出一盒,交予袁天罡。
听的肖清芳论述,袁天罡明白李淳风苦心。可怜这金吒三世轮回,第一世仅为师傅操劳,难怪梦中变得苍老。接过锦盒,见开口有蜡汁密封,问肖清芳到:“可有人动它?”
“弟子不敢,知道近几日主家归来,才命人打扫,以往皆门锁掩蔽,禁止家中人员接近,违者必定严惩。即是打扫之时,弟子跟随现场,不敢丝毫怠慢。”言罢袁天罡令其退出,明日早起准备收拾,前往大杨山中。
待肖清芳离开,袁天罡关闭窗门,来到案前,小心打开锦盒,见盒内乃是临别托付《推背图》天书。翻开天书,见其用易学、诗词、谜语三者结合,运用“四位一体”的手段,设迷极其隐蔽。全书共设六十象,预测从武后称帝开始,世后到两千千多年大事。其象文如下:
第一象:甲子,乾下乾上乾给历史搓搓背
第二象:大唐二十帝的预言
第三象:武则天大周代唐的预言
第四象:张柬之夺回李唐政权的预言
第五象:杨贵妃马嵬之变的预言
第六象:郭子仪重振大唐的预言
第七象:吐番部落入寇中原的预言
第八象:李希烈祸乱大唐的预言
第九象:黄巢起义
第十象:朱温篡唐
第十一象:戏子皇帝后唐庄宗之死
第十二象:儿皇帝石敬塘割幽州
第十三象:后周郭威君临天下
第十四象:五代十国走向终结
第十五象:宋太祖扫荡群雄
第十六象:赵匡胤一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