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烟起篆,道无腾祥,诚心一柱喷天香,缭绕穹苍,周遍十方,诸神金光,神光普照,赞月神朗朗……”
他唧唧歪歪的念了一通,于是,每个人依次上了香。
此时看见那月亮甚的澄明,如是灯笼一般,悬挂在头顶之上。
这一行人,特别是那县尉,好似觉得是道隐请了月亮来,就在头顶,是那么的近。
几搂浮云漂过,甚的飘飘茫茫,月亮仙子衣袂飘飘,如到了身边。想这些大秦修炼的道人,崇拜月亮,却有源渊。当年,有人就告诉秦始皇,说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药,这才升天而去,后渐渐在人间形成一个修炼流派,大概叫月族。
因此,秦始皇知道月族的道人,就是在修炼长生不老。
这时候,每人去石凳子上正襟危坐,桌子上正放两面镜子,一面镜子可以移着月光转动,一面照着自己的脸。
开始修炼的人,首先借另外一面镜子把月光反光到一面镜子上,能够清楚看见自己的脸。然后以微笑的姿态,观察自己在镜子中的一切,主要是表情的微笑。
之后月光、微笑、脸,这三者,催眠成一个固执的念头,心中紧紧的想着那个念头,不可以让她发散或者消失。如果出现念头分散混乱的情况,必须重新开始。
道隐说,月亮却等不得你重新来。所以一开始就要把念头拿紧,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这之后,在青青的月光中,你守住了那个念头。然后又慢慢把自己移动到镜子里去。又从镜子里观察镜子外面的自己。
这时候已经分不清自己在镜子外,或者自己在镜子中。思维失去了支撑点,你就是镜子中的人,镜子中的人又是镜子外面的你,互为宾主。
修为更高的人,此时已经不愿意究竟自己是镜子中人,还是镜子外面的人,他心念里只有一个微笑的躯壳。
于是,精神,魂魄已经没有依托,不知何处寄缘。
就如一个野外的人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那时候,如果功力再高一层,就会遁着青青的月光,冉冉升起,攀缘到月亮上面,获得一种永恒的清凉和安静。
在一种修炼的境界中,固执的紧紧握住那个脸上的微笑,带到月亮宫殿的惑觉里。
企图抓住永恒的一张脸,乃至于一个不会变化腐朽的身体。
象道隐这样的人,已经在月宫里静处了几十年了,所以一开始便顺利攀缘青光,冉冉升去。
这是一种灵魂境界,其实身体仍然在石头凳子上正襟危坐不动。
那灵魂抛弃了肉体,抛弃了镜子,冉冉而去,到了月宫,却没有别人。
如果遇见嫦娥,或者同门中人,定然是遇见了邪魔。如果此时迷惑,那魔便诱惑你,跟你说长生不老的法,你不知不觉依了他的方法,你就成了魔的傀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