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煤炭到处都是,到处都在用,但唯独就是缺少了,煤炭的另一种转换产品,干馏后形成的焦炭。老百姓在烧炉子的时候,碰巧赶上了排烟不畅,往屋里倒烟,炉子里倒是也能够,焖出一点两点的返焦来。
但是这种返焦,老百姓都不稀罕用啊。因为韩国的煤炭资源太丰富了嘛,谁还稀罕省那点煤呀。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再把这种返焦的形成,往更深里研究开发的兴致了。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王阳需要的焦炭了。
王阳在附近的几个城镇,都到处打听遍了,也没有打听到一处,专门炼制焦炭的作坊。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知道,焦炭是一种什么东西。
焦炭的燃烧值,可比煤炭高多了。关键燃烧的时候,它没有浓烟啊。要不然,满地下室里浓烟滚滚,你是打铁呀,还是呛蚊子呀?如果把煤炭炼制成焦炭,再用焦炭做为火源,那效果就应该和地火差不多了。
王阳前世里的父亲,曾是一名焦化厂的生产技术员。焦化厂后来破产了,才被迫改行,当了一名建筑工人。
或许是怀念,原先吃大锅饭的日子吧?也或许是伤感,自己的一技之长,就这么被砖头瓦块,给生生的磨没了。他只要一有空闲,就给王阳讲述,以前在焦化厂工作时候的事情。连生产工艺流程,他不厌其烦的叨唠。直到怕耽误了王阳的学习,而被王阳他妈妈厉声的喝斥,他才会停住他的嘴。
王阳小的时候,每到星期六星期天,也会经常跟着父亲,到焦化厂里去玩耍。所以耳濡目染的,王阳也熟知了,工业炼焦的原理和工艺流程。可以这么说吧,对于高温干馏法炼焦,王阳他一点也不陌生。
说干就干,王阳先去了一家煤老板那里,订购了一大批优质的煤炭。让他每月按时的,给自己家里送上一批去。然后,他便在自家院子里的,一个角落里,自己动手,垒砌了一个小型的土焦炉。
王阳先把煤炭用石碾子,都碾成了细粉末。然后铺进了炉膛里,一层一层的夯严实,最后再用黄泥巴封顶。点燃这座炼焦炉上的,那些引火孔里的木柴之后,土焦炉里的煤炭,就开始受热闷烧了。
等到封顶用的黄泥盖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裂缝,并从这些裂缝里面,不断的冒出,徐徐蒸腾的青烟时,干馏炼焦的这个过程,就算是正式开始了。
十天之后,王阳从引火孔里,注入了适量的清水。正在缺氧闷烧的土焦炉,遇到了凉水的急速冷却,自然也就停止了,它的不饱和燃烧了。凉水受热,转化成了蒸汽,王阳的院子里,就变成一片白茫茫了。
等院子里的水蒸汽,散的差不多了以后,王阳便急不可待的,扒开了自己砌的那个土焦炉。结果比他之前预料的,还要好上一些,自己的这座土焦炉里,居然生产出了,接近一半的合格品。王阳再接再励,用这个办法,得到了大量的优质焦炭,几乎垛满了整个院子。
王阳同样放弃了,使用手拉风箱的劳作方式,给自己的熔炉增温助燃。而是提前制作了,大量的低阶聚风符,用消耗低阶符箓的办法,替代了用人力手拉风箱,这个枯燥而又单调,而且还需要雇人的这个过程。
同时,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也省去了不必要麻烦。因为王阳是个修士,而且还是一个散修,他不愿意别人打扰他的清静啊。尤其在两条道上走的,与修士几乎永不纠集的,这些凡人百姓们。
尽管王阳在这些居民中,发现了两个具有灵根的人,但王阳并不想和他们产生交集。一来这两个人,年龄已经偏大,已经不再适合修炼了。二来王阳做为一介,身担负仇重任的散修,他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教援徒弟。
一切准备就序了之后,王阳便决定,先打造一件飞剑法器,练练手了。三个月后,王阳的第一件法器,正式出炉了。外表上虽然不太美观,但好歹也有了一些,下品初阶法器的功能。攻击力和御空能力,都还能说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