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救下孙传庭还有南京颇为令人意外的魔族入侵都还不够。
他还要多搞点事才行。
这段时间,那些个蛇头介绍来的人数已经渐渐变少了。毕竟薛凌云也不需要他们了。至于他们的报酬,他已经给了。
时间过得很快。
十一月初四,九边传来了坏消息,李自成大军攻克延安。
此时失去了孙传庭的秦军制衡,李自成已经是势无可当,陕西三秦,中州河南之地已经被他占据大半。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被传到大明的京城。
崇祯为此大发雷霆,可下面的以内阁首辅周延儒为首的这群大臣,却是一个办法也想不出来。
他们不少地位不高的人都动了心思,要么和李自成暗中勾结,要么就已经通过晋商,和关外的建奴搭上了线。
左都御史李邦华看着面前这群人模人样的大臣,痛心极了。
他昔年奉命重拳出击,整顿天津卫的时候,曾让这个破败的卫所短时间内焕然一新。但是因为一群利益被波及到的御史言官的轮番攻讦,他的整顿工作半途而废,实在是可惜。
现在看朝堂上这群官员,大多数人明显和皇上已经不是一条心了。
和他一样忧虑重重的还有户部尚书倪元璐。他也嗅到了一丝不对劲,那些衣冠禽兽让他看着就来气。皇上日夜操劳,早生华发,你们却还想着卖主求荣。
真是群软骨头!他在心里怒骂一句。
然而看着御座上余怒未消的崇祯,谁都不敢乱讲话。
毕竟上面的这位,阁臣,首辅这些,可是历代皇帝里换得最勤快的。
尤其是他的首辅,不仅换得勤快,还多半都没有好下场。
能留一条命都是好的。
周延儒这次起复,是东林党和复社运作的结果。只是如今情形,和当时他第一次担任首辅,已经大有不同。
大明已经失去了毛文龙,曹文诏,赵率教,袁崇焕,卢象升,洪承畴(这个还活着,但是投降了),曹变蛟,孙传庭(这个倒是也还在,但短时间内没法回战场)等一干能臣名将。
孙承宗,徐光启等一批多朝内阁老臣也都或是去世,或是战死。
他周延儒又不善军事,想像从前一样垂拱而治,难。难如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