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二章 逃亡的余玠(2 / 2)那时关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过了一会,果然看见有两个衙役打扮的人过来,问有没有见过余玠模样的人,被谢方指向相反的方向,那两人便追下去了。

“余玠,可惜了,不然可以走求学致仕之路,必定有一番作为啊!”许衡感慨道。

“先生,自古英雄多磨难,那狄青出身贫寒,十六岁时,因其兄与乡人斗殴,狄青代兄受过,被“逮罪入京,窜名赤籍”,后来不也战功赫赫嘛。”

“嗯,先生,俺也相信谢方的眼光,嘿嘿。”

“好吧,也只好如此了,只希望此人从此不要消沉,早日振作把。”许衡有些无奈的说道。

自此,三人继续赶路,这日便进入江南东路。这江南东路,含一府(江宁府)、五州(宣州、徽州、信州、池州、太平州)、两军(南康军、广德军),共六十八县,在今江苏省、安徽高官江以南部分地区以及江西东北部地区属于江南东路。

在当时,无论是人口总数、粮食产量,还是在科举考试中及第的人数,江南东路都名列南宋靠前的地位,与淮南东路,两浙路相当。因此一路上的风土人情,谢方都比较留意。

在江南东路,谢方看到了大片圩田。这圩田,兴起于春秋,经历唐五代发展,北宋遭到破坏,到南宋中期经恢复和开发,在江南东路、两浙路都有大量分布。杨万里有《圩田》有诗云:“周遭圩岸缭金城,一眼圩田翠不分。”

圩田是长江下游地区开辟的低洼水田,在低洼田地周围筑围,围外蓄水。一个大圩,方数十里,如同大城,中有渠道,外有闸门。在太平州芜湖县的万春圩,谢方三人看到有田十二万七千亩,圩中有大道长二十二里。圩田能防旱抗涝,可以常保丰收。许衡、谢方见了,连连赞叹。

由于现在已到冬天,圩田、藕塘都干了。此时好多的黄鳝都藏身于圩田里的淤泥之中,这就成了孩童们挖黄鳝的好地方。

在一大片干圩田,谢方三人看着十几个孩童,沿着圩田弯下腰,睁大眼睛寻找黄鳝。谢方、张平好奇,也一起去找,因为都是相同年纪,便跟这些孩童混熟了,经过交流和亲身动手,慢慢也知道了捉黄鳝的窍门。

首先人的脚踩在圩田里得有数,圩田的泥土不能是松松的,如果感觉脚下泥土松松的,就不适合挖黄鳝。因为土松黄鳝容易钻,人便不好站脚,脚容易陷入淤泥里,所以挖黄鳝最好选择的圩田是人站在上面脚下,感觉下面是硬邦邦的。

在刚上冻的圩田里,寻找黄鳝的藏身之地是容易的。因此在冬天,这黄鳝总喜欢在有湿度的枯草旁做窝,为了方便呼吸,它们在草根旁打开一个个小小的洞眼。于是,只要找到了洞眼,用铁锹小心翼翼地沿着洞挖下去,准能挖到一条长长的黄亮亮的黄鳝。

弄了半个多时辰,谢方、张平也抓了不少,到农家,让人爆炒,又烫来两壶酒,这味道,连许衡都赞不绝口,看许衡吃的开心,谢方、张平自是高兴。

第二日,三人继续赶路,这天离开江南东路地界,行了数日,便又到了临安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